振奋人心!津南企业项目及个人荣获国家大奖 “科创高新”光芒背后:看天津这个区如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评选结果揭晓。
津南区由清华大学、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华海清科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路新春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证书;天开津南园企业天津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适教授参与完成的“一维尺度亚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般耀眼的成绩缘何而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津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陈敏尔书记到津南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提供新动能。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点燃创新发展“新引擎”
由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适团队创办的天津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绿色电化学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所采用的碳捕捉、利用和储存技术(CCUS)通过将捕集的二氧化碳通入电解器,与涂覆了催化剂的膜电极接触后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氧气,并进一步用于合成绿色甲醇、燃油和醋酸等工业产品。
刚刚载誉归来的胡适教授为科研团队增强了发展信心,大家更加坚定了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硬科技”成果的信念。现阶段,该团队研究的“电化出油”项目也有了新进展,他们正致力于膜电极的优化和量产技术,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与天津当地龙头设备企业的紧密合作,费曼动力预计在今年年底将膜电极的月产提升至5000片,本年度计划完成膜电极与大型电解器的适配工作,以满足百万吨级能源工厂的生产需求。
“我们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费曼动力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胡适这样说。
掌握创新主动权,就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津南区串联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产业链条创新主体,聚焦智能科技、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双碳”等重点行业,推进关键领域创新突破,实现了众多“从0到1”的突破,在行业竞争中赢得主动。
坐落于咸水沽镇的帝京真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掌握半导体设备UHV级真空零部件超洁净清洗和防静电硬质氧化技术、真空腔体精密焊接技术、特殊涂层热熔覆工艺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设计制造技术的制造商。
今年以来,该公司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原有加工6寸和8寸匀气盘的基础上开始向更高精度产品进阶。
帝京真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苗苗介绍:“加工6寸或8寸晶圆的匀气盘是比较普及的,我们目前已经掌握这项技术,并且将产品推向市场,但加工12寸晶圆的匀气盘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这个项目主要的技术难点正是表面涂层处理,我们邀请了专家团队的加入,跟高校联合,再加上我们企业有表面涂层处理的优势和经验,目前正在全力投入研发。这项技术一旦验证成功,在国内我们将是首家完成加工12寸晶圆匀气盘表面涂层处理的企业。”
在津南区,像帝京真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这样实力硬、效益高、“造血”足的企业不在少数,一批批高精尖创新成果转化为实打实的现实生产力,企业提质增效,创新活力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加速。
用好人才集聚“连环招”
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这几天,2024年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已经“交卷”,即将进入“考核”阶段。据了解,今年的榜单共包含技术需求30项,涉及智能科技、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总投入金额达6220万元。榜单一经发出,企业、机构、高校等各类具有研发实力的揭榜单位磨刀亮剑,热情参与的背后是津南区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基。津南区推出一系列“拴心留人”“组合拳”,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7月初,202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津南基地启动,1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成功“牵手”6家“实力派”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科技攻关、项目研究。
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农业数字化和工业信创领域一直求贤若渴,在这次活动中终于如愿找到“心心念念”的高端科研人才。“经过前期沟通对接,区委人才办和区人社局及时帮助引进专业对口的研究型人才,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能。”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贾亦真说。
清华大学博士生马牧原对这次“津南之行”期待满满、信心十足,他希望,以实践为教材,以工作为讲师,把高端技术、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实践基地,为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赋能津南经济社会发展。
共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天津津南基地是津南区与清华大学开展人才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津南区还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签订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协议,共同做好研究生基层实践各项工作;聚力博士后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技术攻坚、成果转化提供高水平平台支撑。截至目前,津南区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在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家、市级留创园1家。人才建设为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着“不拘一格招贤才”的宗旨,津南区还推出“海归人才领航计划”,激活海归人才专业优势,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对区内有转型升级需求企业,在技术更新、工艺优化、装备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方面,提供专业人才服务,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精准度,促进校地产教融合发展。
去年,《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发布,给予企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骨干人才等在创业就业、安居保障、便捷服务等多方面的政策福利,并且有针对性对企业进行申报指导,截至目前,完成津南区技能大师工作室、津南区技术能手认定工作,认定了陈东等20名同志为津南区“技术能手”、谭立刚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攻方向:检验检测类)等5个工作室为津南区“技能大师工作室”。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才“生态圈”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津南的沃土上竞相驰骋。
打好产业集聚“主动仗”
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
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天开高教科创园中的一员,依托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在干法电极和安全储能等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该公司新研发的干法电极产品寿命提升1倍,将首次用在筛查肿瘤细胞的传感器上,实现国产应用。
“我们利用干法电极提升了医疗器械的特性,并且在电池方面开发出新产品,使电池的容量增大,成本降低,满足了客户的市场需求。目前‘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迅速,今年第一季度订单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出货量提高了将近10%,第二季度从目前在手订单来看,产能都是饱满的。”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特电营销部总监徐飞龙介绍说。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产业集群向“新”而行、协同发展是普兰能源扎根天开津南园的重要因素。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园的天开津南园,自开园以来,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大市场”。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新引进科技型企业420余家,获得投资超过1.9亿元。其间,津南区成立了海河教育园区、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改革管理机构,依托“1办5部1公司”的组织架构,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导入外部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培育创新动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引领津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打好产业集聚“主动仗”,津南区更是在多元化服务上下足了功夫,设立了海河宽带智汇产业基金、智能制造绿色产业基金和智选创投基金,引进中美绿色、北洋海棠等8支优质市场化基金,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资本活水”;成立了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天开津南园政务服务中心、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农行海棠科技支行。
欧尚元公司正是受益者,一年来,该公司通过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申请专利18件、授权16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4件,专利平均授权时间只有三到四个月,比常规的申请方式提速了10倍,对企业的技术保护以及产品市场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天开津南园成立一年来,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通过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33件,有效节约了企业专利授权时间。
在此基础上,津南区立足优势产业链,着力建设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有引领作用的产业主题园区,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建链升链,相继培育了海河集成电路设备、智慧家电、精密仪器3家市级产业主题园区;与此同时,全力打造形成了津南区中低压阀门、汽车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聚链成势,迸发新质动能,打通了从“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渠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了更多优势。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