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聯合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發改環資〔2024〕241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實施方案》明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總體要求,提出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踐行地、綠色發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區、綠色技術示範應用創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區。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强,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35年,以綠色爲底色的現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全面建成和諧、宜居、美麗的綠色發展高地。
《實施方案》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爲引領,聚焦建築、交通、産業三大關鍵領域,强化能源、生態、文化三大重點支撑,明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六方面重點任務,包括構建智能舒適的綠色建築示範、建設便捷暢達的綠色交通示範、打造創新驅動的綠色産業示範、建立安全高效的綠色能源示範、構築清新美麗的綠色生態示範、樹立低碳環保的綠色文化示範。爲加强組織實施,《實施方案》對堅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領導、加强重大項目統籌調度、加强多渠道資金支持、加强科技創新引領、强化標準支撑、强化責任落實等提出了工作要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
爲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有關要求,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總面積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涵蓋通州區全域906平方公里,位于北京市東南部,長安街延長綫的最東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以下稱北三縣)相連,處于京津冀和環渤海區域聯絡的節點,是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支撑。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2018年底,黨中央、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北京市設立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形成了高位統籌、市區聯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體制機制。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市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9月印發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運河商務區和張家灣設計小鎮及周邊10.87平方公里納入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2021年8月24日,《國務院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印發實施,提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肩負著有序承接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疏解、推進首都城市功能重組和布局優化、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任務,推進綠色發展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的現實迫切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具備良好基礎,同時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
二、總體要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爲引領,聚焦建築、交通、産業三大關鍵領域,强化能源、生態、文化三大重點支撑,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减污、擴綠、增長,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形成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國土空間利用格局,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踐行地、綠色發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區、綠色技術示範應用創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區。
——堅持節約優先,集約發展。堅持全面節約戰略,持續提升能源、水、土地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導形成全民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先立後破,防範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綫思維、系統謀劃,立足區域發展特點,有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確保區域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實現安全降碳。
——堅持雙輪驅動,示範引領。充分發揮市場决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財政、價格、金融等政策體系,强化示範引領、標準引領,圍繞先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和示範推廣,實施一批標杆示範項目,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廣泛調動各類企業參與積極性。
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强,綠色産業規模顯著提升,綠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單位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本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34.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8%以上,綠色發展優勢得到有力彰顯。
到2035年,以綠色爲底色的現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和諧交融,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態品質顯著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和生態文化深入人心,全面建成和諧、宜居、美麗的綠色發展高地。
三、構建智能舒適的綠色建築示範
推進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制定促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超低能耗建築規模化發展的支持政策,加快出臺綠色建築全過程管控辦法,研究制定推動智能建造的指導意見。
(一)推進實施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推行綠色建造行動,建立健全覆蓋策劃、設計、生産、施工、交付等全過程的綠色建造標準體系。推進信息化技術應用,探索建立涵蓋材料生産運輸、構件生産、現場施工、維護修繕的建造碳排放量化數據庫,推動實現建造過程碳排放可核查、可監管。擴大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築材料,合理選用可再循環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和以廢弃物爲原料生産的利廢建材。在政府采購中大力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原輔料和産品。圍繞建築廢弃物减量産生和資源化利用,强化源頭减量,推進分類收集,健全收運體系,提高綜合利用能力,實現建築廢弃物的减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再利用。
(二)大力推行綠色建築和超低能耗建築。推進高品質綠色建築建設,新建民用建築執行綠色建築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鼓勵運用綠色金融工具支持項目建設。有序開展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推動具備條件的既有建築及老舊小區改造執行二星級及以上標準。發展綠色農房,推進農村住宅節能改造,對符合條件的農宅和農村配套公建,按照超低能耗建築標準建設。加快推行超低能耗建築和近零能耗建築,在行政辦公區等重點區域開展示範。推進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光儲直柔”新型建築配電系統、高性能太陽能集熱器、室內環境控制、水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智能化監控等技術的應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新立項政府投資的新建建築、新建地上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公共建築項目、新建工業用地上的廠房和倉庫原則上應當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
(三)加大智能建造應用力度。全面推進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建造全過程的集成應用,編制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實際情况的技術指南及標準,提升智能建造綠色管控水平。基于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工地時空數據底圖。鼓勵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參建主體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建造全過程一體化協同工作和信息管理。
四、建設便捷暢達的綠色交通示範
提升綠色交通發展水平。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展超低排放區試點工作,探索制定以交通領域爲重點的低碳城市運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推進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
(四)建設高效綠色的軌道交通。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運維全過程,高質量建成站城一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幹綫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發展,幷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同步推進城市航站功能建設。優化軌道綫網,研究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綫向東延伸服務北三縣地區,滿足通勤圈重點區域通勤需要,推動形成“一環六橫四縱”的軌道交通格局。研究推廣應用制動能量回收、智能調度等節能新技術,提升軌道交通牽引能效,車站配套照明系統、通風系統、空調系統采用節能新技術新産品。
(五)完善生態友好的道路交通。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密公交綫網,基本建成環球影城北、東夏園、通馬路3個交通樞紐和東小營、文旅區西區2個中心站,適當增加公交專用道,推進公交網和軌道網無縫銜接,打造廣渠路快速公交示範走廊,初步形成快捷便利多樣化供給的公交服務體系,集中建設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到95%以上。全面推動慢行交通友好型城區建設。構建安全、連續、舒適的步行系統,沿河、沿綠、沿路建成1500公里的自行車和人行步道,增加自行車換乘設施,打造自行車友好型城市,依托步行專用路建設便捷、安全的無障礙路徑,推進一批路口秩序化改造工程。建設綠蔭密集、連續貫通的幹綫綠道,完善大運河健康綠道系統,構建尺度合理、慢行舒適的社區級綠道。建設通達順暢的內部道路交通網絡。加快實施北京東六環路城市副中心段入地改造,基本建成“十一橫九縱”骨幹路網體系,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與各城鄉組團之間的通道建設。推進綠色公路建設,合理選綫選址,儘量避開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加强高性能材料在道路建設養護中的應用,鼓勵使用節能環保材料、技術和設備,提高路面舊料循環利用水平。
(六)推進綠色智能交通管理。在行政辦公區、環球影城等區域探索設立超低排放區,研究建立超低排放區管理體系。建設智慧交通系統,利用大數據動態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提升通行效率,减少車輛怠速排放,搭建統一支付、停車誘導、接駁引導、聚合出行、綠色出行碳激勵等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區,推進公交車、出租車、分時租賃車、環衛運輸車、物流配送車等城市服務車輛基本實現新能源化,逐步推動工程車新能源化,試點示範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體系,提高北京城市副中心充電樁(站)覆蓋密度,提升新能源汽車電池續航能力和充換電效率。
(七)推動區域綠色低碳交通一體化。加快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綠色、智能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22號綫(平谷綫)、京唐城際等一批綫路,全力推動廠通路等一批跨界道路建設。堅持公交優先,持續優化跨域公交運營服務,加强軌道交通接駁換乘,便利群衆快速通行。加速交通服務同城化,推動檢查站優化布局,加强信息實時共享,提升進出京通行效率。
五、打造創新驅動的綠色産業示範
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綠色低碳産業發展。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金融功能支持政策,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清潔生産促進政策和標準一體化。
(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節能降碳、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替代等領域的應用,打造一批元宇宙示範應用項目。提高綠色准入標準,强化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一批綠色科技創新平臺、産業創新平臺、城市科技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布局,開展科技應用場景沙盒試點工作。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綠色化爲導向建設集成電路高端製造基地。加大企業數字化車間改造支持力度。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强綠色創新技術應用場景建設。
(九)著力提升産業綠色化發展水平。加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格産業准入要求,堅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將碳排放總量和强度指標作爲産業落地約束條件。加快發展綠色農業,打造全國種業科技産業集聚區。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産業,加快構建廢弃物循環利用體系,打造無廢城市。建設有機垃圾綜合處理中心、再生資源分揀中心,新建或升級改造一批高標準垃圾收集轉運回收設施。建設綠色示範區域,著力構建行政辦公區綠色低碳能源體系,重點在文化旅游區、運河商務區等建設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域。
(十)强化綠色金融商務服務功能。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願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爲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支持開展各類綠色資産和環境(綠色)權益交易,在政策範圍內探索創新開發多種綠色金融産品。支持綠色金融機構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積極吸引更多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機構、綠色資産管理機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集聚。推動金融支持綠色科技發展。支持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優化利用國際國內綠色資本。
(十一)推進文化旅游商務融合發展。推進環球主題公園後續項目建設。將張家灣、台湖、宋莊打造爲以創意設計、綜合演藝、原創藝術品設計與交易爲支撑的特色小鎮,加强張家灣古鎮保護與規劃建設。創建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國家5A級景區,加强運河京冀段旅游通航後續開發合作,推進運河文化資源跨區域共享。加快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劇院、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十二)加强綠色産業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制定一攬子碳减排國際國內合作計劃,打造綠色交流新窗口。試點推動重點覆蓋北三縣和京津冀地區的清潔生産夥伴計劃。推動北京綠色絲路創新合作基地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依托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産品貿易。
六、建立安全高效的綠色能源示範
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制定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用能權交易試點實施方案、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和碳排放審查管理辦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實施方案,建立外調綠電輸配、消納和核算機制,支持區域能源互聯網建設試點。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區域供冷供熱管理辦法,編制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
(十三)完善能源消耗强度和總量調控。嚴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開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試點。按照“淨煤、控氣、少油”的總體思路,有序控制天然氣使用規模,加快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進程,推動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促進油品消費穩中有降。探索開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加强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權交易的統籌銜接。强化節能監察和執法,嚴格責任落實和評價考核。强化風險管控,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平穩過渡。
(十四)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深化建築、交通、産業等重點領域節能,提升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水平,强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和目標責任。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系統開展能效對標,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工程。建立區域智慧能源服務體系,優化多種能源協同供給方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推廣節能諮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積極推動既有公共建築供熱計量改革。
(十五)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餘熱利用。推動高比例智能光伏創新應用,實現新建公共建築光伏應用全覆蓋。在老舊小區及農村住宅改造中推動光伏光熱設備應用,在公交場站、充(換)電站、大型停車場等安裝光伏設施。在保障好民生需求前提下,不再新增獨立燃氣供熱設施,有序推進區域散小熱源整合與熱泵替代。全面推進淺層地源熱泵應用,有序開發利用中深層地熱能資源,研究突破井下高效換熱技術,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中深層地熱新技術示範項目。加快通州區再生能源發電廠二期建設,推動發電廠餘熱供暖改造;在大型再生水廠試點開展再生水熱泵分布式能源站建設。
(十六)積極拓展綠色電力應用。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色電力應用示範區,提高外調綠電使用比例。加快構建以通州、通北2座500千伏變電站和22座220千伏變電站爲主體的電網結構,建成與新型電力系統相適應的智能高效電網。以跨省跨區綠電交易模式爲引領,探索北京市重點用能單位與京外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開展綠電交易。大幅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等電氣化普及率。
(十七)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能源技術。推動節能降碳和新能源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積極拓展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場景。重點推動高性能太陽能電池、大功率高效率空氣源熱泵、中深層地埋管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供熱技術研發與示範。健全完善電網設施配置標準,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電力系統融合創新,推動全自愈配電網、柔性輸電等智能電網新技術應用,開展智能微網示範建設。以特色小鎮建設爲契機,打造一批綜合智慧能源示範樣板。
七、構築清新美麗的綠色生態示範
强化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支持政策,出臺生態空間保護管理意見,支持開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及韌性城市建設試點建設。
(十八)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持續完善“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水系格局,開展連續貫通的水生態帶及生態濱水岸綫建設,系統提升水面生態功能。實施城南水網、城北水網、兩河水網治理工程,完成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推動潮白河、玉帶河、蕭太后河、通惠河等骨幹河道治理,實現全域水系連通。加强大運河等水系生態環境保護和岸綫生態功能維護,系統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濱水景觀提升工程。開展全域濕地保護修復。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創建節水標杆園區和企業。加强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强化跨界河流治理聯動聯管工作機制;加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十九)建成藍綠交織的森林空間。加快建設“一心、一環、兩帶、兩區”的城市綠色空間格局,推進東西部生態綠帶和南北生態廊道控制區建設。統籌考慮北京城市副中心氣候條件及增加生態碳匯客觀要求,營造多樣化植被環境。加快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六環高綫公園,基本建成環副中心綠色休閑游憩環,加快實現街區道路林蔭化。提升城市綠化綜合减碳效應,將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打造成“零碳公園”,建成一批口袋公園。推進公園綠地土壤治理,建立污水處理廠污泥、厨餘垃圾與土地整治協同治理機制。
(二十)持續抓好空氣污染治理。有效控制移動源污染,積極推進使用清潔燃料車輛。加大對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執法檢查。精細治理揚塵污染,提高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標準。精准控制生産生活源污染,做好居民區周邊餐飲服務單位布局管理,重點安裝油烟在綫監測設施。協同控制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加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綜合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二十一)加强噪聲污染綜合防治。推動聲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推廣低噪聲施工工藝和設備,加大施工噪聲擾民查處力度。强化對餐飲等商業經營性噪聲擾民的監管,督促落實油烟淨化器等固定設備噪聲控制措施。倡導物業服務人、業主等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噪聲污染共治,創造安寧和諧環境。
(二十二)加强韌性城市建設。科學確定韌性規劃設計標準,確保城市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具備防禦風險和快速恢復能力。强化河湖長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綫空間管控,完善防洪安全體系,按照上蓄、中疏、下排的原則,基本建成通州堰系列分洪體系,加快實施溫潮减河工程,系統提高潮白河、北運河等河道防洪能力,結合大型濕地與森林公園建設,合理設置洪水調蓄區,完善整體防洪安全格局。全面深化海綿城市建設。優化城市韌性空間,均衡布局消防設施,建設分級分類疏散通道和避灾場所,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疏散救援通道系統。
(二十三)加强跨區域生態環境共治。在潮白河和北運河兩河之間共建大尺度生態綠洲,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交界地區生態綠帶規劃落地實施,建設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加强跨界地區聯合執法。加强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與北三縣深化大氣環境監測預警和聯合督查機制,逐步統一區域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和綠色環保施工標準。加强區域生態資源監測監管,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完善區域建築垃圾聯合治理監管機制。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嚴格執行《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將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替代和排放控制要求納入綠色製造標準體系。
八、樹立低碳環保的綠色文化示範
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碳普惠試點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作用,引導公衆、企業積極參與節能减排行動。
(二十四)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深入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及實踐要求,扎實做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宣傳。弘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突出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理念,加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踐行、多方參與的綠色文化建設局面。
(二十五)倡導簡約適度生活方式。完善碳普惠機制,探索量化綠色出行、節約用水用能、植樹綠化等指標,引導公衆自願參與碳减排行動。推進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引領帶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費模式。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加强垃圾智能分類設施布設,促進垃圾分類成爲廣泛自覺。
(二十六)推動普及綠色發展教育。定期組織黨政領導幹部開展綠色發展培訓。開展綠色文化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一批綠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加强農村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提升鄉風文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村莊物業化管理試點,提高鄉村綠色生態水平。動員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生態價值理念和生態文化傳播,深化環保設施向社會開放。引導和培育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隊伍,推動形成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良好氛圍。
九、加强組織實施
(二十七)堅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領導貫徹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各領域全過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切實增强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强政治保證。
(二十八)加强重大項目統籌調度。建立綠色項目儲備庫制度,在規劃選址、土地供應和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加大重點項目統籌調度力度,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强化項目實施管理。研究推進將政府投資項目因實現綠色標準增加的建設費用納入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支持範圍。
(二十九)加强多渠道資金支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低碳交通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引領帶動區域産業綠色化轉型升級,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反哺示範區建設、實現可持續循環。加强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加大綠色低碳産品政府采購力度,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擴大綠色債券規模。鼓勵各類企業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産業投資基金,支持綠色低碳等環境友好型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産業企業上市融資。按規定統籌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財力,支持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清潔生産夥伴計劃等國家級或區域性重點示範項目。
(三十)加强科技創新引領。支持成立産學研聯盟,建立相關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研究制定吸引高層次、高技能綠色發展人才的配套措施。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深入推進職務科技發明成果所有權改革。加强知識産權保護,完善有利于激勵創新的知識産權歸屬制度。探索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推進數據資産登記和評估業務開展,培育數據服務新業態。
(三十一)强化標準支撑。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要求,建立完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實施的節能减污降碳領跑者標準體系。重點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相關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建立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及監管的全流程標準體系,幷將國際領先的能效碳效水平作爲北京城市副中心標準基準。鼓勵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企業參照同行業節能减污降碳領跑者或最優水平,制定幷執行各自企業標準。適時推動將北京城市副中心範圍內先進適用的技術標準上升爲北京市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以及國際標準。探索形成國際領先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
(三十二)强化責任落實。建立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監測評估機制,組織開展方案實施情况評估。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加强自然資源資産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審計。加强區域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設,探索建立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機制。北京市要履行主體責任,根據目標任務,精心組織實施。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通州區人民政府承擔具體落實責任,主動與有關部門和周邊地區加强溝通對接,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有關方面要細化支持政策,及時研究解决困難和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問:《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麽?
答: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總體設想、目標方向和實施步驟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明確指示,賦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爲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闖出一條新路”的重要使命。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時指示要求,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201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明確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爲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範。2021年8月,經報習近平總書記同意,國務院印發《意見》,明確提出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爲建設和諧、宜居、美麗的大國首都作出貢獻。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全面展現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韵、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發展、低碳轉型實施路徑和推進模式,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撑,也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的迫切需要,同時對于全國其他地區推進綠色發展具有示範和借鑒意義。
問: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有哪些目標?
答:《實施方案》明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四個戰略定位,即:建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踐行地、綠色發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區、綠色技術示範應用創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區。同時,《實施方案》分別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主要目標。
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强,綠色産業規模顯著提升,綠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到2035年,以綠色爲底色的現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和諧交融,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態品質顯著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和生態文化深入人心,全面建成和諧、宜居、美麗的綠色發展高地。
爲進一步强化目標引領,《實施方案》在示範區綠色生産、綠色生活、生態環境等三個方面設置了2025年綠色産業增加值比重、星級綠色建築面積比重、細顆粒物年均濃度等18項量化指標,釋放了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强信號。
問:《實施方案》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措施?
答:《實施方案》明確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爲引領,聚焦建築、交通、産業三大關鍵領域,强化能源、生態、文化三大重點支撑,提出了六方面示範建設重點任務:一是構建智能舒適的綠色建築示範,包括推進實施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大力推行綠色建築和超低能耗建築,加大智能建造應用力度等。二是建設便捷暢達的綠色交通示範,包括建設高效綠色的軌道交通,完善生態友好的道路交通,推進綠色智能交通管理,推動區域綠色低碳交通一體化等。三是打造創新驅動的綠色産業示範,包括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著力提升産業綠色化發展水平,强化綠色金融商務服務功能,推進文化旅游商務融合發展,加强綠色産業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等。四是建立安全高效的綠色能源示範,包括完善能源消耗强度和總量調控,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餘熱利用,積極拓展綠色電力應用,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能源技術等。五是構築清新美麗的綠色生態示範,包括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建成藍綠交織的森林空間,持續抓好空氣污染治理,加强噪聲污染綜合防治,加强韌性城市建設,加强跨區域生態環境共治等。六是樹立低碳環保的綠色文化示範,包括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簡約適度生活方式,推動普及綠色發展教育等。
問:《實施方案》的創新點有哪些?
答:《實施方案》與《意見》一脉相承,力求做到一體推進、有機融合。在充分考慮將高質量發展要求轉化爲可操作、能落地的具體措施的同時,又注重調高標尺、負重加壓,力求趟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路子,爲破解綠色發展的制度障礙提供示範。主要創新點體現在四個方面。
政策制度方面。堅持大膽探索,推進綠色發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建立集規劃管理、開發建設、監測評估、城市治理、動態調整于一體的全過程管控機制,激發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著力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示範性强的政策制度經驗。
技術應用方面。圍繞推進綠色技術示範應用,積極探索科技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依托科技應用場景沙盒試點建設,集聚綠色創新要素,推動形成綠色、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項目落地資金平衡方面。聚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廣泛調動社會資本參與推動綠色發展積極性,探索出一套具備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項目推進模式。
城市更新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既有存量改造任務,又有增量建設任務,在實踐中探索新城高水平綠色低碳建設、老城深度綠色低碳轉型實施路徑,形成一整套城市綠色低碳規劃、建設、更新、運營的標準和制度體系;構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技術在城市的系統化應用示範場景,探索新舊交織區域工業化、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情况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可行模式。
問:如何保障《實施方案》的各項重點任務落實?
答:下一步,我委、北京市將會同有關方面,完善工作機制,加强統籌協調,加大推進力度,切實推動《實施方案》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
一是强化政治引領。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爲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切實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樣板。
二是强化組織實施。北京市將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加强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政策,確保既定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將認真履行具體落實責任,建立健全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相關工作機制,細化任務清單和政策清單,加强項目支撑和要素保障,强化各方溝通對接,切實抓好《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三是强化協調指導。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做好指導支持,協調解决《實施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做好跟踪分析,適時組織開展《實施方案》實施進展情况評估,重大問題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