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債券市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 中國可持續債券市場報告發佈
近年來,中國的GSS+債券市場在其經濟和社會穩步前行的大背景下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在推進綠色債券市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轉型金融支持整體經濟的低碳轉型,引導資金投向碳密集型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以實現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
GSS+債券市場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國家將應對氣候變化逐步融入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承諾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進一步推動了其綠色債券發行量於2021年取得強勁增長,並於2022年再創新高。與此同時,政府以共同富裕及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設立了促進經濟和社會平衡發展的目標,促使了社會責任類債券如扶貧和鄉村振興等相關債券的普及。
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規模引領全球。2022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量創歷史新高。中國在境內外市場發行了1,550億美元(人民幣1萬億元)貼標綠色債券,同比增長35%;截至2022年末,貼標債券發行規模累計達到了4,890億美元(人民幣3.3萬億元)。按符合CBI定義(即被納入CBI綠色債券資料庫)的綠色債券年度發行規模計,中國為2022年世界上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市場。2022年,符合CBI定義的境內外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量合計為854億美元(人民幣5,752億元),累計達2,869億美元(人民幣1.9萬億元)。然而,綠色貼標債券在2022年中國在岸債券總體發行量中僅占比1.5%,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在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政策機制也在不斷完善細化中。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於2022年7月發佈了《中國綠色債券原則》。儘管是自律性規則,但這是中國在統一國內外綠債市場定義和實踐的重要一步。中央結算公司2022年11月發佈《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資訊披露指標體系》企業標準,助力提高綠色債券資訊披露透明度。
為滿足整體經濟轉型的融資需求,市場開始探索與轉型相關債券工具。鑒於對碳密集型行業的高度依賴,中國必須支持整體經濟的低碳轉型以實現碳中和的長遠目標。繼2021年4月啟動SLB發行試點計畫後,中國於2022年6月開始試點發行轉型債券,涵蓋電力、建材、鋼鐵等八大行業。截至2022年末,中國發行人在境內外市場通過SLB和轉型債券共募集196億美元(人民幣1,319億元),其中92%為SLB。該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亟需通過標準和激勵等政策機制來促進其進一步發展。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從鋼鐵、煤電、建築建材和農業開始,制定針對特定行業的轉型金融標準。今後還將根據實際需要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
多元參與促進了GSS+市場長足發展。中國國有企業一直是貼標主題債券的主要發行人。2022年,更多的私營企業開始參與進來,且有超過一半的綠色債券發行量來自首次綠債發行人,促進了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並且,已有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了綠色、社會責任或可持續等主題的熊貓債。隨著中國加速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綠色債券和可持續債券將成為實現跨境雙向投融資的重要管道之一。
中國的低碳轉型將創造巨大的投融資機遇,貼標債券產品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多家研究機構對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所需的資金規模進行了估算。相關部門匡算,要實現中國的能源體系轉型,在未來30年將需要人民幣100萬億元以上的投資,即每年人民幣4.9萬億元。這意味著巨大的投融資機遇。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行業的增長趨勢已經從綠色債券發行量中得到體現。例如,國際能源署研究表明中國很可能提前實現其2030年的風電和太陽能總裝機容量目標。從已發行的綠色債券看,募集資金主要流向了可再生能源專案。隨著汽車行業迅速轉向以電動車為主的未來,相關綠色債券及證券化產品也有望增長。同時,綠債不僅可以支持電車行業的業務發展,其供應鏈上的上下游參與者也可以通過發行綠債滿足融資需求。
貼標債券作為標準化產品,必將成為支持我國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管道之一。確保產品的可信度及透明度是注入市場信心的關鍵,是壯大市場規模的底氣。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