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廣州大學主辦、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改革發展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2024)》(下稱《藍皮書》)成果發佈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根據《藍皮書》,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克服多重挑戰,實現了經濟的恢復式增長,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藍皮書》指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建設世界級大灣區。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被賦予“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全新定位。
藍皮書還指出, 2023年大灣區兩大交易所深交所與港交所均保持穩健發展。截至2023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數量比上年增加101家,總量達到2844家,其中主板A股1511家,創業板A股1333家。總股本達到26415億元,總市值31萬億元,總市值與我國GDP的比為24.6%。港交所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數量較上年增加12家,總量達到2609家,總市值約為31.04萬億港元。
藍皮書指出,2023年,大灣區兩大交易所為建設金融強國、打造高質量資本市場提供了保障。深交所推動全面註冊制改革落地實施,開展“三陽光兩促進”專項行動,打造透明廉潔優質註冊制;全週期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增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24家,科創債、知識產權證券化發行規模創新高,科交中心科技成果交易規模突破10億元;全年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2.5萬億元,債券發行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超1300億元。港交所也實現了多項重要政策落地,推出了多項新舉措,包括在紐約和倫敦開設新的辦事處,業務覆蓋全球三大主要時區;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印尼證券交易所和沙特證交所集團分別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積極探索互掛上市和共同產品開發;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升級和優化,推出互換通和港幣-人民幣雙櫃檯模式,並將推出中國國債期貨和A50期權產品,推動香港作為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樞紐地位持續提升。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扎實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全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加快建設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
一是全面融入國家級戰略發展大局,連接國內國際雙迴圈的優勢,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雄安新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協同聯動。
二是加快大灣區硬連通、軟銜接建設。在基礎設施硬連通建設上,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打造經貿新通道。
在制度軟銜接建設上,優化大灣區營商環境,擴大“灣區標準”清單和“灣區認證”專案範圍,推廣“灣事通”綜合服務平臺,擴大“組合港”“一港通”試點,強化大灣區貿易、航運樞紐功能。
三是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前海、南沙等重點合作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加強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和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五是加快推動廣州、深圳城市建設,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六是高水準推進五大都市圈建設,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加快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支持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形成區域互補、協調發展新優勢。
《藍皮書》還提出南沙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的若干建議:
一是堅持兩條腿走路,省市區合力加快高標準建好南沙科學城;
二是進一步強化南沙在海洋領域的優質科技資源佈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與產業創新中心;
三是加快推進系統性制度創新,聯動港澳合力打造高水準國際科技合作新平臺;
四是打通創新生態鏈,促進科學創新能力建設與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雙向奔赴;
五是加快推進高水準國際人才特區建設,為南沙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