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家曹菊如 | 银行业创建者:一生求实守清廉
铭记红色金融故事,传承伟人不朽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爱国金融家坚定信念救国报国,用毕生心血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就让我们走进红色金融家的一生,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
一生求实守清廉
——银行业创建者曹菊如
从闽西工农银行到国家银行再到中国人民银行,从苏维埃纸币到光华商店代价券再到全国第二套人民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史上处处都有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的身影。
01
人物背景
曹菊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月生,其父早逝,15岁就开始辗转河南、江西各地当学徒,在其间通过阅读《新青年》、《新潮》等书刊,在青年时期就接受了先进理论和革命思想。1930年,曹菊如离开印尼回到故乡龙岩,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为共产党和新中国金融事业稳定发展呕心沥血的一生。
02
倍尝艰苦,不断探索寻前路
1930年初,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为了促进生产,活跃经济,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刚刚投身革命的曹菊如,便和同志们一起,在同年11月建立起了共产党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闽西工农银行。
闽西工农银行股金收据
在当时的情况下,刚刚成立的银行缺少拥有金融工作经验的人才、也没有成型的银行规章制度可以借鉴。为了革命事业,曹菊如和同事们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万丈高楼平地起,为闽西工农银行制定出了简单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对现代银行的会计、营业和出纳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日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银行决定发行纸币以代替不便携带的银元之初,人民群众对纸币的信任度不足,往往不愿意将手中的银元兑换成苏区的纸币,曹菊如便和其他同事商定,为了增强闽西工农银行信用,对于想要将纸币兑换成银元的客户, “不论兑多兑少,均予兑给,还随来随兑,并一直保持着银元与纸币一比一的比例”。在曹菊如等人的努力下,一年时间里,闽西工农银行的资金大量增长,迅速地繁荣了当地贸易和经济。对比当时其他根据地发行的纸币,闽西工农银行的纸币信用也是名列前茅。
闽西工农银行一元券(1930年版)
1932年,曹菊如又奉命开始参与国家银行的筹建工作。在国家银行,曹菊如协助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长邓子恢和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建立国家总金库,并开展了整顿税收、统一财政、制定相关制度等许多工作,为国家银行经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曹菊如跟随长征队伍,和同事们一起带着国家银行的大量现金、印钞设备等负重前行。为了保证这些财产和重要设备的安全,曹菊如等100多名运输员和100多副担子寸步不离,还要沿路为红军筹款。曹菊如作为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患有肠胃病,身体不好,但是他仍然同所有战士们一样,背着担子徒步前行。在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长征路上,宁可自己饿死,也不动用金库的钱财,两担由曹菊如护送的贵重物品安全抵达陕北,为中央红军立足陕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菊如在长征时期保存的两毫银币(正面)
在共产党金融业发展的初期,曹菊如不畏艰难、白手起家,怀揣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进取,帮助我党金融事业一无所有迈入欣欣向荣。
03
坚守原则,始终求实谋发展
1937年,在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下,原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名陕甘宁边区银行,曹菊如担任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兼边区银行行长。银行成立之初,受到国共两党协议限制,边区只能流通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一方面,不能自己发行货币就意味着国民政府对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只给八路军发放均为元以上的整币,无法找零,导致边区人民在贸易上的极大不便。故经边区政府批准,在曹菊如领导下成立的光华商店以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名义,发行了一分、二分的辅币,后又逐渐发行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七角五分等辅币。到1940年冬,边区城乡基本上已全部流通“光华商店代价券”。
曹菊如主持发行的光华商店代价券
曹菊如始终认为,币值的稳定需要充足的物资作为支撑,这是货币发行的重要原则。边区银行一手抓货币,不断发展我党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一手抓物资,经营着光华商店等企业,确保边区军民的需要。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边区银行的稳定运转,为边区的稳定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4
排除万难,打赢国民经济恢复战
新中国成立后,曹菊如开始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在全国迎来解放之初,国内外的敌人曾断言,共产党只是取得了军事政治上的胜利,但是无法克服财经工作上的困难。然而,在曹菊如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就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战役。
曹菊如亲自前往上海调查后,他判断当下中国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是要扭转因为战争导致的城乡交流停滞,大力发展城乡工农产品之间的交流。曹菊如带领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贯彻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落实现金管理办法,把国家分散在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的大量现金,都集中到银行里来,再把这些资金都用来支持国营商业掌握物资。由于人民银行的统一调拨分配,很快财政和物资就实现了平衡,金融物价迅速得到了稳定,经济秩序得到了恢复,从根本上扭转了反动统治造成的历时十二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
1954年,曹菊如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任期。他在任期间,要求银行工作一定要为党的核心工作服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一思想,指导着中国各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1981年1月6日,曹菊如在北京逝世。
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
来源 | 金融学院党建事务中心
编辑 | 唐悦 赵新松 张栩涵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