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助力國家金融高質量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表示,可從三方面著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助力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雷添良表示,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深入分析了國家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對未來五年國家的金融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並明確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一直以來都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面對國家建設金融強國的新目標、新使命,香港期待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配合國家經濟金融發展和國際投資者需求,在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的同時,為國家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具體而言,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持續擴大優化現有互聯互通機制,鞏固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海外資本市場的橋樑作用。
降低港股通投資者准入資格。建議降低滬深港通項下內地投資者准入資格標準至10萬元人民幣,為內地中小投資者提供一個投資優質港股市場標的的機會。優化互聯互通股息紅利稅務安排。建議國家稅務總局與兩地證券監管部門積極研究優化相關稅收制度,降低港股通個人投資者的股息紅利稅收水平,使之與A股市場持平。同時,建議國家稅務總局與兩地證券監管部門積極研究適當減免北向交易的個人投資者相關股息紅利稅收,提升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
豐富互聯互通機制下的跨境投資產品。首先,優化ETF互聯互通納入標準。建議將ETF互聯互通機制的合資格產品範圍擴大到覆蓋海外股票的ETF及債券ETF,為內地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提供一條合法合規投資國際金融市場產品的便利渠道。其次,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互聯互通,實現“REITs互聯互通”。最後,將人民幣櫃檯交易納入港股通。2023年6月,香港交易所推出了港元—人民幣雙櫃檯模式及雙櫃檯莊家機制。目前,內地與香港相關部門已就將該機制下人民幣櫃檯交易納入港股通接近達成共識,相關規則制定也在穩步推進中,並準備系統修改工作。建議雙方監管機構和兩地交易所能通力合作,推動該項目儘快落地。
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優勢,探索制度創新。建議在理財通的跨境銷售安排上給予政策突破,例如允許證券公司和從業人員提供跨境投顧服務。或者考慮在跨境理財通項下,探索通過制度創新打通兩地的金融服務業,包括優化跨境銷售推廣安排、探索兩地證券及期貨業務牌照互認安排的可行性等。
第二,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內地企業首選海外上市地的重要地位。
優化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備案制度,鼓勵擬赴其他海外市場上市的境內企業同步申請在香港上市。2023年3月,《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及配套指引文件(下文簡稱境外上市新規)正式實施,按照新規,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前需要向中國證監會履行備案程序,並提交行業主管部門等出具的監管意見或備案核准等文件。境外上市新規運行近一年來整體有序,企業赴境外上市熱情漸高,數據顯示近六成境內備案企業選擇香港作為擬上市地點。但在境外上市新規運行過程中,市場也關注到備案審批進度慢、預期性不高的問題。據統計,2023年11月、12月及2024年1月,完成香港IPO備案的境內企業的平均備案處理時間分別為104天、171天和147天。
建議內地相關部門進一步理順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備案流程,同時向市場提供關於備案關注重點及審核範圍的更清晰的指引,幫助企業更好地配合備案工作要求,實現備案工作更加常態化、有序化、透明化,審批時間更具可預期性。
此外,建議內地相關部門出臺一些鼓勵優質企業赴港上市融資的支持政策,例如鼓勵有赴其他海外市場,例如美國、瑞士等的境內企業同步申請在中國香港上市,這一方面能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日後因地緣政治因素被迫從海外退市的風險,同時也將為香港IPO市場帶來更多新機遇,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第三,強化香港作為內地資產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在香港推出更多以內地資產為標的的金融衍生產品。
香港近年來積極強化離岸人民幣資產風險管理業務,拓展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此前,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合約於2021年10月在香港推出,受到境外投資者的普遍歡迎。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的準備工作亦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為進一步強化香港的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建議內地相關部委支持香港儘快推出中證300指數期貨及開發其他基於內地A股的寬基指數期貨產品。此舉可與現有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形成互補,豐富香港的離岸風險管理工具,幫助國際投資者更好地管理其內地資產相關風險,從而促進國際資金長期投資於內地市場,避免隨市場波動出現大規模資金跨境流動。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