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未来价值转移报告:驱动金融服务新发展
来源:德勤Deloitte
微信号:deloitte_china
社会、产业、民生的数字化转变正在深刻改变金融体系运行模式——个人与法人数字身份以及其拥有的数字资产的价值已经引起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而价值的内涵、创造及获得方、渠道、介质、计算方式、安全性也随着金融商业认知、监管要求等因素的变化不断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例如,非金融机构参与到金融交易中,传统的客户变为用户,不断涌现的新渠道传递着如数字货币的新交易介质,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客户和生态数据的价值,这一切对金融安全有了新的提升要求。这样的变化正在持续加速着金融体系的变化。
德勤全球金融服务业团队《未来价值转移》系列报告,着力探讨在数字社会形态下,应当如何认知、把握和管理数字资产在金融体系中的价值,并以此探索更多、更适应产业民生诉求的商业机会,并从六大关键维度(包容、信任、责任、可持续性、平台和身份),深入研究未来价值转移的影响。同时还将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利益相关者(客户、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现有参与者和新进参与者)所受影响。
价值网络的崛起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万物互联快速推进,这促进了多个领域(包括从制造业到媒体和娱乐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革。更多参与者之间建立起了更丰富的联系,执行更为专业、甚至是全新的功能。这使得以前的点对点线性互动关系转变为多对多动态协作的跨行业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能更好地收集和利用数据,从而为创新铺平道路,同时也能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断风险。在这些价值网络中,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为解决生态系统参与者之间的市场摩擦。最新示例包括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演变、引入加密货币和波动较小的稳定币、数字钱包、资产代币化、引入开放式银行以促进数据访问和支持数据隐私、身份验证的自动化以及向数字金融服务转型。
金融服务创新主要寻求解决生态系统参与者之间的市场摩擦,但要解决行业核心问题并利用其中潜藏的机会,目前的创新还远远不够。
新兴技术和生态系统扩大了价值构成范围,加上各方力量推动赋予消费者对其数据的使用共享及其创造价值的控制,改变即将来临。
未来价值转移
数字形式的价值创造和标示将助推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广泛转变。因此,未来价值转移除了对货币和其他资产的数字标示外,还将包括对客户数据所产生价值的交换。
数字身份将是未来价值转移的关键赋能器和加速器。不仅个人和法人实体具有数字身份,渐渐的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有了数字身份。数字身份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效连接起来。作为这一切的基础,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了在不违反隐私法的情况下共享数字身份的方法,使个人和企业能够以安全简便的方式验证他们的证明文件,同时避免共享过多数据。
数字身份正从基于验证和完整性的静态概念转变为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多变的动态概念,囊括各类通过活动创造价值的详细情况,而不仅仅是活动来源等静态要素。
生态系统的每一个层面都有机会创造、获取和实现价值转移,再加上数字身份的广泛应用,良性循环因此形成。更多的活动将产生更详细的身份,更详细的身份进而产生更大的价值,而更大的价值将进一步催生更多的活动。
在未来价值网络中,数据的价值将由访问权而非所有权决定。其中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即是把数据访问权与该数据的所有权分开,并通过法规和国家基础设施(比如欧盟的《支付服务修订法案第二版》(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 2)、澳大利亚的《消费者数据权利法案》(Consumer Data Right)和新加坡的财务数据交换平台等)赋予消费者对其数据更大的控制权。
赋权的开端
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为金融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人工智能赋能超个性化客户体验铺平了道路。然而,随着客户逐渐意识到活动和其产生数据的价值,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要求掌握更多的权利来自行创造、获取和转移这些价值。这将预示着客户赋权的新时代,数据访问的能力将决定数据的价值。
为与被赋权客户一起创造价值,从他们那里获取价值及为他们创造价值,就需要以新的方式看待金融服务业的许多传统组成部分。信贷提供、支付、保险、投资管理、托管和安全服务、交易和资本市场等领域的模块化趋势已为众多生态系统中的选择提供了基石。但是,被赋权的客户想要的不仅仅是选择,他们还希望创造、获取和转移自己的价值,并进行无缝管理。
在未来的金融服务业中,创造者和客户之间的权利分配将更加平衡。不可替代代币的发展便是这一新趋势的序曲,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赋权将意味着许多现有产品、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变得不合时宜。
现有参与者和新进参与者都将需要重塑自我及其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整体方法。业界必须承认,为紧贴实际,金融服务业需赋能建立数字档案,以整合价值的创造、获取和转移。在新型金融服务中,价值创造既产生于赋能,也产生于赋权。
目标导向监管的演变
新进参与者(尤其大型科技公司)不可避免地将日益侵占金融服务业的传统领地。随着未来价值转移的兴起,基于实体的传统监管方法因愈发难以有效维持对金融服务活动的控制、监督和治理,将进一步受到挑战。监管机构将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在平衡保护需求和加快创新的任务面前,监管机构可能会考虑采用一种基于活动和“目标导向”的改良式监管模式,其中包括一套可互操作的政策、原则及以实现信任和透明来惠及公众为目标的监管模式。
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都将面临去中心化金融的困境。去中心化金融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对公认社会规范构成了重大挑战,其中包括对监管、控制、透明和信任的固有侵蚀。目前,几乎所有旨在保护客户的监管似乎都阻碍了有望为客户带来裨益的技术部署。因此监管往往阻碍创新而非优化创新,比如,打击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同时,加速采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措施。个别司法管辖区着力推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以维护主权。尽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潜在优势很大,但也可能带来重大系统性风险(比如破坏现有银行的稳定),因此需要谨慎管理。
有一点至少能让监管放心,那就是未来价值网络将加强对客户的保护,即赋予客户选择权,使其能够通过选择创造和获取价值。但监管机构也必须考虑价值创造者。当资产和活动的价值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归属,再加上客户赋权的深化,这要求监管机构在保障价值网络中价值创造者的权利和为其提供保护中取平衡。
各地政府不愿放弃司法主权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将带来长期挑战,实现金融监管全球统一的乌托邦看似遥不可及。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个良机,那就是利用造成挑战的先进技术,进一步确保法规的互操作性,从而支持现有参与者和新参与者境内境外活动的有效连接。
因此,金融服务业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路,并承认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跨行业和跨活动同时进行价值创造、获取和转移将不可逆转地改变行业格局。
未来的金融服务或将由可互操作的价值创造、获取和转移节点组成,而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客户、供应商和中介都将身处这一网络。
在互操作性上占得先机的网络运营商则很有可能成为赢家。
刘绍伦
德勤管理咨询中国
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服务领导合伙人
电话:+86 10 8512 5598
电子邮件:shaolliu@deloitte.com.cn
王琢
德勤管理咨询中国
副总监
电话:+86 10 8534 2253
电子邮件:zhuwang@deloitte.com.cn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