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非洲电力未来的迎接投资机遇与挑战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由标银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主办的“非洲电力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展望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开普敦大学、标银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专家通过详实的数据梳理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电力供给现状,分享了新能源项目投资案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能源转型及机遇。
来自开普敦大学未来能源实验室的Wikus Kruger博士引用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占到全球的15%,但电力供应只占到全球的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装机总量在130GW左右,南非占将近一半,包括南非在内的13个国家占据了约90%的份额,有14个国家的用电量小于100MW。大多数国家缺乏成规模的电厂和电网,当地企业和人民高度依赖备用发电机,柴油发电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前部分国家的发电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只有不到一半的非洲人民能用上电,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存在高输配电损耗的问题。此外,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实现收支平衡,大多数国家在维护现有电力系统方面已很困难,更无力进行后续扩容投资。
Kruger博士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亟需提高现有电力公用设施的运营效率,解决诸如资本支出执行和运营效率低下、技术和商业损失较高、电费收取困难、预算有限、监管薄弱及缺乏竞争,几乎没有降本增效激励措施等问题。
另一大挑战是增加新投资。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加速引入私人投资成为必需。Kruger博士表示,IPP(独立发电商)和中国投资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投资增长最快的来源。2010年以来实现财务关闭的IPP项目,超过70%是新能源项目,从装机总量来看中资项目已成为非洲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应在国家层面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制定清晰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在加强透明度和监管的同时,引入竞标机制,吸引IPP和中国投资可再生能源电力,从而加大电力领域私人投资占比,并有效降低电价。
AdjeKay Adjei博士也强调,中国投资一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关键资金来源,中资在投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以及项目执行速度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和IPP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电力投资从2008年起开始大幅度上升,但从2015年起出现萎缩。对此,Adjei博士以加纳多个电力项目为例,从投资合作伙伴、投资诉求、政策环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市场需求、长远的规划、长期稳定的收益十分重要,清晰的新项目采购政策和法律框架亦是加速投资者选择该市场的重要因素。
标银集团的电力专家Jeannot Boussougouth和Nash Mautsa分析了当下各国电力能源生产的现状,以及绿色转型中的挑战和机遇。
以南非为例,煤电退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煤电厂的设计寿命一般在30年至50年,南非煤电厂目前平均寿命在30年左右。因此,南非计划2030年前关停11GW煤电,至2050年进一步关停35GW。与此同时,新建煤电项目将继续运营,已批项目也将继续建设。关停将造成直接和间接就业问题以及高昂补偿资金问题,对于高度依赖煤矿行业的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更为复杂。替代能源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南非由于各种原因融资成本仍然高企不下。
好消息是随着竞争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电价持续下降,南非将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继而加速推动电力系统的煤改气进程。南非是非洲大陆第一个实现太阳能发电超过1GW的国家,非盟预计10年后非洲40%以上的太阳能发电量将来自南非。目前南非计划采购2GW清洁能源项目,第5轮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已开启。
除了南非,部分非洲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如肯尼亚、安哥拉、博茨瓦纳、莫桑比克、纳米比亚、赞比亚、毛里求斯等,整个非洲地区对太阳能的投资也大幅增加。对企业而言,这些市场存在大量风能、太阳能投资、工程承包和运营机会。
中国目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太阳能、水电、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并将进一步扩大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低排放项目的对非投资规模。
作为推动中非贸易和投资的领导者,标银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框架和服务体系,可通过组合运用贷款、债券、基金、租赁等多种方式积极为绿色产业提供多元化、多层级的综合金融服务。两行将继续携手中非企业,助力非洲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