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未來十年資本市場建設三大任務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近日发表题为“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演讲。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十年里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尤其是注册制改革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建议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建设应该围绕注册制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资本市场各个环节的改革,适时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最后着力推动产品和制度创新,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上市公司的结构升级。扩大开放,不断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
01
中國資本市場十年來的主要變化
2012年至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一條不斷探索的道路,經歷了風雨,克服了困難。中國資本市場在十年裏發生了較大變化,這種變化是積極的變化,表明中國資本市場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1.市場規模擴大
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2012年底,中國上市公司有2494家,到2022年7月1日達到4733家。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在全球排第二位。
市值大幅增長。2012年底,中國股票市場市值約23萬億元,到2022年7月1日,市值已達84.6萬億元,翻了近兩番。
2.市場結構多元化
總市值增加的同時,市場結構更是發生了重要變化,涵蓋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性交易所等,這些市場逐步規範並得到相應發展。
設立科創板在中國資本市場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資本市場高度重視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高度重視科技進步、技術創新。2019年6月13日,經過半年緊張籌備,科創板開板;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截至2022年7月1日,科創板共有432家上市公司,市值5.67萬億元。
2020年6月12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開始試行。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首批企業上市。截至2022年7月1日,創業板共有1150家上市公司,市值12.39萬億元,其中通過註冊制發行的上市公司有330家。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有81家,大部分由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而來。
3.確立發展目標
中國資本市場確立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種定位是恰當的。
一是規範。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是規範的市場,所謂規範的市場就是法治的市場。
二是透明。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是透明度非常高的市場。資訊披露是資本市場存在和發展的基石,沒有充分的資訊披露,市場就不可能有足夠的透明度。
三是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從2000年開始,中國資本市場就啟動了對外開放,開始實施QFII制度,此後有了RQFII,啟動了“滬港通”“深港通”,這些都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當然,這些開放措施只是過渡性的,是一種管道式開放,未來必須推動資本市場的全面開放。全面開放和國際化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
四是有活力。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是有充分的流動性、投資者可以積極參與的市場。投資者的參與性、市場的活力,與充分的流動性有密切關係。有活力的市場,核心是有投資價值。
五是有韌性。有韌性的市場,實際上就是結構上有彈性的市場,這對金融產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確立基本發展方向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本方向可以用“三化”來概括,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制度變革、機制再造、政策調整都要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一是市場化。在“三化”中,市場化是最基礎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發行定價過去由監管部門決定,註冊制改變了定價機制,定價由市場機制來決定。讓市場選擇什麼樣的企業可以成為上市公司,是註冊制的基本功能。市場化是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成長的基石。
二是法治化。中國資本市場必須進入法治化發展階段。註冊制要求市場各個環節必須建立在法治化的基礎上,因此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體系、制度規則都要進行調整。
三是國際化。國際化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市場化和法治化都在為國際化奠定基礎。市場化讓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具有更大的投資價值,法治化是讓投資者有信心、有預期。要實現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就必須全面開放。
5.確立市場運行基本原則
中國資本市場運行的基本原則是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
一是建制度。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必須符合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要求,制度的靈魂是市場化、法治化,方向是國際化。
二是不干預。不干預是指在市場日常運行中應由市場的力量和投資者博弈支配,每個投資主體、市場主體須恪守法律和市場規則。
三是零容忍。零容忍就是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為違規違法行為背書,要對違規違法行為予以嚴厲的處罰。無論是虛假陳述,還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必須按照公司法、證券法和刑法的要求予以處罰,對所有的違規違法行為零容忍。
02
註冊制改革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資本市場在十年中發生了各種變化,但最重要、最有標誌性的就是註冊制改革。
1.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在首屆進博會上宣佈的。經過半年籌備,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開板。註冊制改革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環境、基礎條件要求很高。
2000年之前,中國的股票發行制度是行政審批制。2000年之後推行核准制,核准制與額度制、審批制相比有巨大的進步,開始重視專家在股票發行審核中的作用。當時發審委委員有25人,其中5人是有關經濟管理部門的司局長,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19人是註冊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或首席合夥人,都是業內資深專家。在實踐中,專家可以通過投票來決定什麼樣的企業可以上市。
核准制有其優點,但也有一些缺陷:第一,發行審核主體和監管主體是一體的,難以自罰;第二,沒有體現市場化原則,發行定價大體按照25倍市盈率定價,高科技企業和水泥、煤炭企業發行定價標準大體一致。
2.深交所在創業板試行並進一步完善註冊制改革
2020年6月12日,深交所在創業板推行註冊制改革。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中新增了兩個重要內容:
一是“特別投票人”制度。某些高科技上市公司不實行同股同權,設定特別投票人制度,維持高科技企業創始人和特別技術擁有者對這家企業的控制權,以保證企業不受資本短期目標的影響,讓企業走得更遠、更好、更穩,保持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
這是一項重要的探索。公司法規定一票一權,同股同權。推出特別投票人制度,意味著要對公司法進行重大修改,必須明確什麼樣的企業可以實行特別投票人制度。這種探索是法制建設的巨大進步。首先,法律是不可侵犯的;其次,法律又必須與時俱進。法的核心宗旨是維護公平正義,推進社會進步,推動經濟發展。因此,在創業板實行特別投票人制度,是法制建設的巨大進步。
二是在創業板推行“訴訟代理人”制度即集團訴訟制度。註冊制改革有一項基本訴求,即一旦出現欺詐上市及內幕交易等違規違法行為,就必須予以嚴厲的處罰。這是集團訴訟法律機制產生的邏輯基礎。在註冊制下,如果出現了重大的違法違規行為,當事人必須付出與其相匹配的代價。因此,集團訴訟非常重要。在刑法修正案對違規違法行為的刑事處罰標準進行大幅提高後,有不少排隊上市的企業撤下了上市申請。按照刑法修正案,欺詐上市刑事判罰很重,還附有巨額的民事賠償。註冊制下推行訴訟代理人制度,對維護市場秩序,讓法律發揮巨大的威懾作用意義重大。
3.建立北交所並在北交所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北交所的定位很明確: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其意義在於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從目前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較小,還無法構成與滬深交易所的競爭,但從制度層面看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了。
03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建設目標
過去十年,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有困難、有風險、有成績,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有三大任務。
1.圍繞註冊制改革,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全面深化資本市場各個環節的改革,適時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
目前,註冊制改革的重點在於發行制度,發行和定價通過市場機制來完成。實際上,註冊制改革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廣義上的註冊制改革,包括發行、上市、交易、並購重組、資訊披露、監管體制、退市機制、法律調整等資本市場所有環節的改革和調整。目前只是改革了發行制度,並部分調整了其他方面的制度設計。圍繞註冊制改革,還須在很多方面進行深度改革。例如資訊披露,過去的監管是全方位監管、實質性監管。註冊制改革後,監管不是實質性監管,而是透明度監管。實質性監管的出發點是好的,每個環節都監管,對市場負責,對投資者負責,但難以實現。註冊制下,監管的重點是透明度,至於企業的技術是否成熟,專利是否具有市場前景,企業未來有多大的成長性,都與監管無關。與監管部門和投資者密切相關的,是資訊披露是否充分、完整、真實和及時。
資本市場有“三公”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公開永遠放在第一位。沒有公開就沒有公平和公正。公開是指資訊披露,重大資訊必須透明,這個市場才具備公平、公正的基石。透明度是實現公平和公正的前提。因此,從實質性監管到透明度監管,是監管體制的重大變化,也是一種進步。
目前,退市機制還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吐故納新,是市場有活力的體現。低效率的退市機制,會嚴重影響市場的定價功能。退市機制是指讓沒有價值的企業從市場退出,以保持這個市場有足夠的投資價值,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走向國際化的必要前提。
並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成長的重要機制。大多數跨國公司都是通過並購重組形成的,要高度重視市場的並購重組功能。有並購重組,就有博弈;有交易,就要定價,就有改變現有公司治理結構的訴求,這是市場規律。並購重組需要一種市場價格的發現機制,它有矯正價格的作用,以恢復市場應有的功能,讓並購重組更有效率、更公平、更真實。
基於註冊制改革,必須全方位推進這些改革,在積極探索、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適時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
2.著力推動產品和制度創新,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上市公司的結構升級
資本市場首先要服務實體經濟,而且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高科技企業發展有耦合關係。要推進資本業態的多樣性,要讓多樣性的資本業態最大限度地孵化高科技企業,推動高科技到新產業的轉化,從而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提升產業的技術水準和技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於科技型企業。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要有適當的市場化的金融機制,讓高科技企業有成長的金融環境。因此,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前端的各種金融和資本業態。天使基金,VC/PE基金業態,各種私募、並購基金,在孵化高科技企業、助力其渡過風險期具有重要作用。
獨角獸企業,是指處在成長期、能代表未來的高科技中小型企業,這種企業越多越好,可以改變中國上市公司的結構。未來十年,中國上市公司前十名中應有四五家像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因此要注重前端業態的培育。這是未來十年的重要目標,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
3.擴大開放,不斷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
中國資本市場為中國企業和投資者服務,這是首要任務,但目標不止於此。必須拓展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和空間。配置資源的能力和空間沒有邊界,要把境外的資源為我所用,讓全世界投資者都到中國來投資。因此,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擴大開放。
2012年,境外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占比為2.5%。如今,境外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占比提升到4.5%,十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未來十年,這個數字要從4.5%提升到15%。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推進以下幾項建設:
一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二是切實完善法律,讓依法治國、依法治市深入人心。
三是進一步提高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是市場有效運行的樞紐。
四是提升透明度。投資者是根據披露的資訊來做投資的,資訊披露很重要。透明度是市場發展的基石。
五是經濟要有持續的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制度平臺、政策環境。
目前經濟規模、國際貿易規模、經濟競爭力、市場經濟制度等硬條件日益成熟,如果法制基礎、契約精神、透明度等軟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中國資本市場就能朝著國際化的方向不斷前進。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