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農商銀行數位化轉型探索實踐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數位中國建設、數位經濟發展進行了戰略部署,強調“加快建設數位經濟、數位社會、數位政府,以數位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2022年1月,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銀保監辦發〔2022〕2號),明確了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在“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中小銀行通過驅動數位化轉型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是融入國家和地方數字經濟戰略的必然舉措,是實現自身穩定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數位化轉型對於中小銀行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要求。一方面,銀行業盈利水準整體承壓,經營模式迎來新的衝擊。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加快發展,銀行業服務方式發生新轉變,大資料採擷和運用能力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其次,是適應金融同業競爭的要求。當前,中小銀行要同時面對國有大行和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降維打擊”。一方面,隨著近年數位技術的運用,國有大行進一步下沉重心,在零售領域、普惠領域、三農領域乃至縣域金融服務的領域的業務快速發展,充分發揮運營成本低、貸款利率優惠、技術能力強的優勢。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公司、互聯網銀行依靠其先進的技術增長迅速,改變了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模式。此外,是適應客戶體驗的要求。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支付習慣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銀行要留住客戶,就必須充分滿足客戶個性化、差異化、線上化的需求。
可以說,未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於數位化服務能力。中小銀行機構必須加快佈局線上線下數位化場景,深挖資料價值,不斷豐富和創新數位化服務內容、產品、管道及模式,快速回應和滿足客戶需求,才能贏得客戶、搶佔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武漢農商銀行作為全國首家副省級省會城市農村商業銀行,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中順勢謀變,堅定轉型之路不動搖,近年來圍繞“頂層設計、數位化產品創新、資料治理、科技能力提升”不斷提升數位化競爭力,積極探索適應本行特色的數位化轉型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目標路徑
一是戰略指導,規劃先行。我行“十四五”規劃明確將數位化轉型創新工程作為全行重點發展戰略,通過總結歸納領先同業的數位化創新實踐,著力分析我行數位化轉型痛點,提煉出數位化轉型“1242”策略支撐全行數位化銀行轉型目標,通過一個目標、兩重保障、四大核心、雙輪驅動支撐數位化轉型目標實施落地。我行資訊科技“十四五”規劃,通過構建“1939”(圍繞1個中心,提升9大IT能力,強化3項保障,實施9大工程)戰略架構,以滿足業務發展戰略要求為目標,全面優化資訊化建設、數位化轉型發展環境,提高資訊科技自主可控和創新水準,強化資訊科技風險防範和資訊安全保障能力,助力我行向數位化銀行目標邁進。
二是完善體系,組織保障。我行已成立數位化轉型委員會,負責領導、統籌、協調、推動全行數位化轉型,設立數位化轉型辦公室一級部門,負責數位化轉型辦公室日常工作,在全行形成“數位化轉型委員會”“數位化轉型辦公室”“總行部室及全行分支機搆敏捷小組”的三層推進組織體系,建立跨部門、跨條線、矩陣式的工作團隊機制,同時建立“數位化需求統籌”“數位化產品創新”兩大工作機制,由數位化轉型辦公室牽頭組織重大專案建設、推進跨部門重大產品研發,聯合全行數位化敏捷小組團隊聯合實現業務創新,增強快速回應市場和產品服務開發的能力,推進全行數位化轉型取得實效。
二、深化資料賦能,打造數位化業務經營管理體系
我行積極擁抱數位化轉型,推動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創新,聚焦客戶體驗和客戶價值,深化跨界合作,深耕場景金融,通過場景化、數位化、線上化助力民生類、公共事業類、教育類行業資訊化建設,著力實現“管道便捷化、產品數位化、風控智慧化”,構建資料化金融生態閉環,賦能全行“三個銀行”建設高品質發展。
(一)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便捷化行銷管道
一是推出依託于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的農信繳費易,接入包括學校、食堂、物業、公司等商戶,打造一站式收費繳費管理平臺。二是合作發行聯名卡,接入各類協力廠商支付業務,推出方便快捷的掃碼收單方案,深化跨界合作,豐富業務場景,打造開放式場景金融生態圈。
(二)以產品為依託,打造數位化金融產品
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在金融產品設計、流程改造、業務協同、客戶行銷等方面,進一步黏客拓客,不斷加快產品數位化與線上化步伐,提供綜合性、定制化、智慧化的金融產品。一是積極探索“301”貸款模式(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1秒鐘放款),打造普惠金融產品“漢銀·稅e快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線上融資管道,讓客戶感受“安全+高效”、“高額+低息”、“線上+線下”的極致體驗。二是跨界合作創造新價值,豐富網貸產品體系。積極與互聯網頭部企業開展合作,與網商銀行合作推出“網商貸”線上經營性貸款產品,新增京東、小米、新浪3個網貸產品儲備,通過大資料平臺技術對網貸客戶進行深度挖掘和資料分析,構建客戶畫像,並探索通過建立大資料行銷模型的方式,對目標客戶精准行銷,為線下網點賦能引流,實現流量價值轉化。
(三)以風控為抓手,打造智能化風控平臺
我行緊扣戰略規劃,結合我行數位化轉型政策,以全面合規要求和銀保監會指引作為標杆,充分借鑒領先實踐,建立全面覆蓋、獨立制衡、專業高效的數位化風控體系,以風險偏好、風險政策為“準繩”,以風險治理為“內核”,以風險計量模型為“工具”,打造智慧化風控平臺。一是健全零售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實現零售業務經濟資本的高效配置以及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最大化。于2017年建立零售信用風險內部評級系統,借助先進的風控模型和數位化風控系統對我行所面臨的零售信用風險進行準確識別、精確計量和有效管理,為零售業務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援。二是構建數位化信貸業務中台,推動小微信貸業務快速發展。我行積極推進構建數位小微信貸管理中台,將智慧化風控用於小微信貸全流程管理,基於大資料採擷方法,在識別高風險客戶、授信審批模型、客戶經營情況等方面強化金融科技運用,提升小微業務風險管控能力。三是落實監管部門要求,建設帳戶風險監測平臺,提升帳戶風險管理能力。我行帳戶風險監測平臺利用規則引擎、分散式運算引擎、決策分析引擎、建模工具、大資料技術等先進工具,實現對帳戶事前、事中和事後全生命週期模型的構建。按照系統標準化設置的“五類風險等級”對應的“七類名單”進行風險管控,我行涉案帳戶數量實現“零”增長,我行帳戶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三、加強資料治理,夯實數據基礎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國家大資料戰略”以來,“資料”作為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在國家發展和行業競爭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十九大四中全會,中央首次明確“‘資料’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資料的重要性更加突顯。2018年銀保監會出臺《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料治理指引》提出“全面規範商業銀行資料治理工作,在經營管理中充分發揮資料價值”,標誌著金融機構資料治理邁入一個新的階段,資料治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武漢農商銀行自成立以來,通過多元的業務類型和豐富的金融產品積累了大量的資料。隨著業務發展和管理精細化,全行上下對資料應用的需求和期望不斷提高,亟待通過資料治理夯實數據基礎,將資料轉化為發展動能。2020年我行完成資料治理藍圖規劃和資料治理體系建設,正式進入全行級數據治理建設軌道,原來以單個專案、單個部門開展的資料治理模式升級為總行集中統籌組織、全行協同推進。我行資料治理藍圖規劃確定了“資料資產化、資料共用化、資料價值化”的資料治理三化願景,以推動“精品銀行、特色銀行、智慧銀行”的三個銀行建設和高品質發展為使命,以謀長遠、打基礎為目的,全面落實我行資料治理各項工作任務。
在資料治理組織架構方面,我行建立了“資料治理委員會為決策層、歸口管理部門為管理層、全行分支機搆和總行部室為執行層”的三層架構,明晰職責分工,強化統籌,加強協作。在資料治理制度流程方面,發佈十多項制度辦法在行內推廣執行,明確資料治理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在資料治理核心領域方面,以“資料標準管理、資料品質管理”為重點,建立全行級數據標準並持續優化,開展常態化資料品質檢核,推進客戶資訊關鍵資料項目的專項治理,提升資料品質。在資料應用方面,建設大資料平臺,依託大資料海量存儲及分散式運算能力,引入先進模型演算法,實現高併發的歷史資料分析服務,服務經營管理決策;建設外部資料管理系統,實現對外部資料的統一接入、存儲、應用和管理,為風險管控、客戶行銷等工作提供資料支援;建設開放式資料超市系統,通過對業務需求進行主題資料建模,提高資料獲取和自助查詢分析能力,滿足行內多樣化的資料應用需求。除此之外,為有效推動資料治理取得成效,建立“以“資料品質考核為重點,涵蓋資料治理綜合管理、資料標準管理、資料需求管理”的資料治理考核機制,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激發全行資料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設資料治理平臺,實現“資料標準管理、資料品質管理、資料需求管理、中繼資料管理、資料資產管理、考核管理”等功能模組,推進資料治理工作流程線上化、工具化、規範化,提升資料治理效能。
四、提升科技能力,夯實技術基礎
近幾年,我行持續加強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先後完成“兩地三中心”災備建設投產,為我行加快科技建設、推進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強力支撐。通過落地實施CMMI體系,不斷規範系統建設過程,實現專案管理流程化、精細化;通過建設“兩地三中心”一體化運維管理體系,持續推進資訊技術服務體系化、標準化、流程化,提升數位化、自動化運維能力。為主動適應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趨勢,對區塊鏈、機器學習、生物識別等前沿技術進行學習和探索,為業務發展系統建設做好技術儲備。通過強化互聯網系統網路安全需求管理,將網路安全管理融入互聯網專案建設全流程,提高互聯網系統風險防範能力。
在數位化轉型金融技術創新方面,我行運用數位化新技術,構建了客戶體驗優良、運營能力完善、安全能力扎實、創新能力持續的新一代手機銀行、網銀,有效提升了我行互聯網運營能力、非接觸式服務能力和客戶滿意度。通過建設集中作業系統二期,利用互聯網、大資料等新技術,實現更多業務流程的前中後臺分離,引入“非現場”辦結模式,減少客戶等待時間,進一步推進我行業務辦理高效便捷化。通過建設櫃面人臉識別系統,完善智慧櫃員機功能,減小櫃面視窗服務壓力,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為網點精准分流增效。
五、下一步轉型舉措
武漢農商銀行未來兩年數位化轉型規劃將圍繞高效踐行數位化轉型,從業務角度出發加快數位化思維轉變,夯實科技賦能基礎,助力我行數位化銀行轉型目標實現。一是以零售貸款業務為切入點,以我行建設數位小微信貸管理中台項目為契機,進一步推進普惠小微產品創新,提升金融市場交易業務數位化水準,打造拓展數位化經營管理體系。二是從自身資源稟賦和業務特點出發,積極擁抱互聯網平臺和協力廠商平臺已有資源,探索構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三是開展辦公線上化項目建設,提高我行業務辦理效率和風險管控水準,切實降低辦公成本,全面推動全行辦公移動化、線上化、智慧化轉型。四是持續完善資料標準體系,加強資料品質管理,豐富資料治理平臺功能,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不斷深化資料治理,提高資料應用能力。五是充分利用新興技術,加強創新技術的前臺應用,豐富智慧金融場景,建立能夠快速回應需求的敏捷研發運維體系,持續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六是推進互聯網安全建設,強化網路安全防護、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模型和演算法風險防範,對創新業務進行合規性管理評估,加強數位化轉型中的風險防範工作。七是健全數位化轉型考核評估體系,建立完善利益共用、責任共擔的考核機制,建立創新孵化和激勵機制,通過獎懲考核機制,進一步提升全行數位化轉型意識,激發轉型積極性和主動性。
武漢農商銀行作為一家區域性銀行,立足當下,著眼長遠,雖在數位化轉型上努力探索,奠定了一些基礎,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當前我行數位化轉型工作仍處在起步階段,未來在實施數位化轉型的進程中,勢必會遭遇“發展模式、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營運模式”的巨大變化,會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但前行路上縱然有艱難與險阻,轉型發展的初心和決心將始終不變。下一步我行將繼續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工程,堅持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著力構建智慧便捷、公平普惠、協同高效的數位化金融體系,切實以數位化改革驅動業務轉型、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市場定位,以全行“十四五”規劃關於打造特色銀行、精品銀行、智慧銀行“三個銀行”的願景為中心,通過數位化轉型賦能業務經營穩定持續發展,譜寫武漢農商銀行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