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Chart 004 | 滞胀是一场接力
資料來源:CEIC,Wind,美聯儲 | 製圖:陳達飛博士
說明:M1增速資料時間軸在上方,相當於滯後兩年。
本文作者:陳達飛 博士
【Top Chart】每週六更新
帶你識圖
後疫情時代美國經歷的持續高通脹讓人們回想起20世紀60年代中葉-70年代末的“大滯脹”。它會再次發生嗎?如果2020-2022年的通脹只是另一個“大滯脹”時代的預演,那麼無論是權益資產還是固定收益資產都將面臨長期考驗,而包含大宗商品在內的實物類資產將占優。在權益資產內部,成長將跑輸價值和防禦板塊。
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大滯脹”是如何發生的?按時間先後順序,“滯脹的接力”如下:
1. 1963年11月,甘迺迪遇刺,詹森接任美國總統,為“偉大社會”(the Great Society)構想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成為白宮的優先事項。除了減稅之外,“偉大社會”計畫的內容包括:引入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Medicare and Medicaid);政府為退休人員和低收入人群支付醫療費用;向貧困開戰(War on Poverty)……幾乎每一項內容都能推升通脹。在1965年引入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政策之後,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價格漲幅迅速從1966年初的3%上升到1970年的8%。PCE同比價格同步從2%上漲到5%。CPI同比增速也在1969年底突破6%
2. 1965年,越南戰爭升級。從1965年到1968年,國防開支增長了44%。
3. 1966年《勞動法》修正案將聯邦最低工資擴展到農業、療養院、洗衣店、旅館、餐館、學校和醫院行業。
4. 1968年,尼克森當選總統,開啟了一輪新的抑制通脹的實驗。與詹森政府的增稅抗通脹方案不同,尼克森的方案更直接:價格與工資控制。事後看,這是對美聯儲的另一種“欺騙行為”。
5. 1970年,伯恩斯接替馬丁任美聯儲主席。他認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就業,應依靠財政和收入政策(價格與工資控制)管理總需求來穩定物價。伯恩斯上任後不久,美聯儲開始降息和增加貨幣供給。伯恩斯希望用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就業,以此換取政府對工資-物價的控制來實現穩定物價。
6. 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之前,美國CPI增幅已經漲到了7.4%。1974年4月,國會任由價格管制法案到期,再疊加石油危機的影響,通脹率在年底突破12%。
7. 1978年2月,米勒接任美聯儲主席,將FOMC完整地武裝成了卡特的支持者。美聯儲堅信,只要失業率在5.5%以上,貨幣政策就不會引發通脹。1977年下半年開始,M1增速就運行於目標區間上限(6.5%)以上,1978年底,通脹率突破9%。米勒認為強勢的工會、私人部門的工資和利潤上漲應為此承擔責任。時任CEA主席舒爾茨在1978年初寫給卡特的備忘錄中稱:“我們沒有看到通貨膨脹正在升溫的跡象,也不認為其在兩年內有加速的可能”
8. 1979年,石油危機再次爆發,經濟再一次陷入滯脹。美聯儲仍在猶豫要不要收緊貨幣政策。1980年初,通脹率站上了15%的高位。
所以,將第一次石油危機作為上世紀70年代美國“大滯脹”的起點是一個謬誤。“大滯脹”都是一場“接力賽”,財政赤字和貨幣寬鬆都是始作俑者,石油危機只是最後一棒。單一的石油衝擊無法產生持續性通脹。在不同階段,越南戰爭、1966年《勞動法》、1971年 “尼克森衝擊”和尼克森時代的工資-物價管制政策都貢獻了力量。不可忽視的是政府徵收隱性通脹稅的意願,和美聯儲獨立性的喪失和貨幣政策的政治化。
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地強調了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而低估了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意識形態、貨幣政策和地緣政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大滯脹”的歷史充分說明了觀念的頑固性和錯誤觀念的危害性,其教訓是,美聯儲必須堅守貨幣政策獨立性,重建政策的可信度。
政治-意識形態層面,“大滯脹”時期,美國進步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高漲,集中體現在詹森的“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構想當中,後疫情時代則是“拜登新政”——進步主義的回歸;
經濟-意識形態方面,前一階段以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和“菲力浦斯曲線”的經驗關係為指引,穩增長和保就業是第一要務,通脹容忍度較高,後一階段,“現代貨幣理論”(MMT)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發揮到極致,其關於“財政赤字貨幣化”的主張為美國民主黨進步派(如桑德斯和沃倫)的政策主張奠定了理論基礎;
貨幣政策方面,70年代被認為是美聯儲“失去的十年”,貨幣政策獨立性喪失殆盡,美聯儲主席始終不承認貨幣政策是通脹的原因,也否認貨幣政策在抗擊通脹方面的有效性。後疫情時代,由於通脹的失控,美聯儲的公信力正在受到挑戰,批評者眾。
地緣政治方面,“大滯脹”的起點是1965年,以越南戰爭的升級為標誌。當下,俄烏衝突的前景仍不明朗,但地緣政治衝突風險或是20年代的一條邏輯主線,美國也必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總體而言,雖然後疫情時代的通脹與“大滯脹”都主要表現為“成本推動型通脹”,但同樣不可忽視需求側政策的助推。
完整報告已經發佈在我的知識星球,登錄即可下載。
直播預告 | 現代貨幣理論(MMT):方法論、政策含義與實踐批判(查看本文上一條)
知識星球:
這是我的知識星球——陳達飛全球宏觀策略。所有資料都會在此分享,還可以在會員微信群發起/參與討論。原創內容主要包括:
1. 專題直播(預告+PPT+資料)
2. 深度報告(原版+PPT+資料)
3. 學術文獻(電子版+筆記)
4. 每週書單(電子書+讀書筆記)
5. 經濟時評(原版)
6. 研究心得(隨筆)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