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证监会年度工作会议十大要点权威解读!做好“四个统筹”,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以全面注册制为主线推进资本市场深改……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备受市场关注的证监会系统2022年度工作会议今日召开。今年全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在此次会议上作出了全面部署。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稳字当头 深化改革攻坚 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工作报告。
此次会议认为,2021年资本市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针对2022年的资本市场改革,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到突出位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此次会议透露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将盯住以下十大看点,来看最快、最全的权威解读!
要点一:资本市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全面注册制条件逐步具备
此次会议提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证监会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抓改革、防风险、强监管、促稳定,全面提升系统党的建设质量,资本市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些成效具体体现在下述七个方面:
— 资本市场强化多层次股权和债券、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股债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 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逐步具备,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重要步伐。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取得积极成效,高风险公司持续压降,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
— 专业机构投资力量持续壮大,市场资金结构、投资者结构明显改善。
— 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收敛,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国际监管合作取得新进展。
— 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坚决查处了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要案,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案”判决落地,“零容忍”震慑更加彰显,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解读:
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保持稳定运行,直接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深改蹄疾步稳。
年中,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设立运行,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创新进一步迈向纵深,作为中国经济中流砥柱的上市公司群体发展壮大,法治建设和投资者保护结硕果、开新篇,实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稳健开局。
市场人士认为,经过2021年稳扎稳打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正以更强的动力,朝着“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体目标坚定迈进。
要点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须坚持“四个必须”
此次会议提出,在改革发展监管实践中,证监会系统进一步深化了对做好资本市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总结出“四个必须”,即:
— 必须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确保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方向正确、行稳致远;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主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发挥好各方合力;
—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来破解发展难题、稳定市场预期,激活市场发展动力和内生稳定机制;
—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体现成熟市场一般发展规律,更要契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解读:
专家认为,“四个必须”既是过去30多年资本市场通过改革发展积累起来的珍贵实践,也是下一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经验。
建设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需要加快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强化统筹协调,既要尊重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尊重国际最佳实践,也要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我国市场当前的发展阶段特征,体现对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坚定不移通过改革开放坚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要点三: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将做好“四个统筹”
会议认为,当前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更加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证监会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发展自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做好“四个统筹”,即:
一是统筹好“稳”与“进”,突出市场稳、政策稳、预期稳,努力在改革、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进”。
二是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效,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三是统筹好当前和长远,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努力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同时强化对资本市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思考,进一步打基础、利长远。
四是统筹好全局与细节,自觉从经济社会全局出发研究问题、谋划工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执行的细节,办一件、成一件。
解读: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稳”与“进”方面,要打牢基础,尽量做到基础制度的完善、全面、清晰、简单、公平,公正。在发展与安全方面,要认识到风险在资本市场中是常态发生的,要设计相应的机制来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对冲风险,减少损失。
刘峰表示,在当前和长远方面,要尊重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借鉴国际市场中的成熟经验,制定短期政策时为长期政策留下空间。在全局与细节方面,注重衔接,制定政策的同时考虑到操作层面的细节。
要点四:坚持稳字当头 推动中长资金入市 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
针对2022年的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证监会系统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到突出位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提升系统党的建设质量,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宏观研判和政策协调,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和协同发展;健全资本市场预期引导机制,为市场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解读:
证监会主要负责人近期接受采访表示,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证监会将把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定位,科学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努力实现“三稳三进”。
权威人士接受采访表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首先需要加强宏观研判,密切关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加强关联因素分析,将政策工具箱和预案措施准备得更扎实一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监测监管机制和风险应对预案,稳定外资信心和市场预期,切实防范外资大进大出风险。
就“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和协同发展”,该人士认为,只有投融资两端保持动态总量均衡,市场稳定发展才可持续。应当抓紧出台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办法,引入更多优质资管机构,着力强化投研专业能力建设,稳步扩大权益类基金供给。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社保、保险、各种财富管理、理财等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
要点五:以全面注册制为主线 推进资本市场深改
此次会议提出,要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具体而言,要坚持注册制改革“三原则”,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做细思想、业务、廉政各项准备;进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安排,突出主板改革这个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发行监管转型,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增强各方合力,推动形成有利于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良好市场生态,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同时,要统筹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同步推进基础制度改革和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将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解读:
全面实施注册制是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头号工程。广发证券副总经理辛治运认为,注册制分步骤推行两年多来,总体取得良好成效,制度实施有效,注册制理念在资本市场深入人心。
他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具备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注册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为注册制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科创板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和北交所注册制试点,为全市场实施注册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者,注册制的基础制度体系已经建立,注册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流程等基本成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最后,中介机构着重建立了与注册制相适应的执业理念和专业能力,能够不断提升执业质量。
要点六:突出“稳增长” 继续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
会议指出,要突出“稳增长”,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找准资本市场定位和发力点,研究出台更多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措施。继续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推动拓宽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范围。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做优做强,继续稳妥推动风险类公司出清,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
解读: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保持常态的发行非常重要。二级市场的财富效应只有传递到一级IPO市场上才能真正算是把资源供应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继续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建立稳定的预期的基础,无需因为指数的波动调节结构。
同时,“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同定位的体现,也是针对整个产业集群不同部分形成的有力的、差别化的支持。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要服务好科技创新企业,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解决科创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从政策角度给予科创企业必要支持。此外,应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提质增效,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引领投早、投小、投科技。
要点七: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
会议指出,要统筹开放和安全,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市场、机构和产品高水平双向开放,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创造条件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政策落地,继续坚定、有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持续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解读: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建设一个全球化、市场化、有活力的资本市场,需要坚定开放力度,有效引进中长期外资,同时支持国内企业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走出去”。
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在制度层面不断完善和加大开放力度、同时加大监管能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比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审计监管交流、提高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比例、加大各交易所的互联互通等,为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活跃发展提供制度护航。我国资本市场对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提升,这也成为中国坚定不移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要点八: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会议指出,促进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平稳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处置。坚持法治思维,推动监管关口前移,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加强资本规范引导的制度机制,坚持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坚持标本兼治,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稳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分类整治。深入开展“伪私募”“伪金交所”整治,加强分工协作,消除监管真空。
解读:
证监会主要负责人此前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一方面,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继续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科技和产业循环方面的重要功能,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加强对资本的规范引导,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资本无序扩张会形成寡头效应,并带来市场垄断。资本寡头和追随它的资本资金相互抱团、相互跟投、相互追随,借助并购重组等金融手段,本质是形成马太效应、强者越强,通过排他性影响市场的充分竞争和均衡发展。
“目前明面上资本的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已受到监管重视。但需警惕某些特定领域出现‘玩资本、玩股权、玩杠杆’的游戏,要从源头遏制,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管。”董登新说。
在陈雳看来,利用好资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是可以结合市场发展,优化监管机制,对新型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及时、高效地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二是构建更高水平的有效资本市场,使其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和服务更加到位,三是加大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力度,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要点九:深化放管结合 加快推进监管转型
会议提出,要适应注册制等重大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公司监管、机构监管、稽查处罚全方位职能转变,科学把握“放”与“管”的平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突出扶优限劣鲜明导向,大力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改进监管服务,提高资本市场治理效能。
解读: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建设好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高效公正的司法执行。不断改进监管服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资本市场的关键。
他认为,要提高资本市场治理效能,下一步应当在完善制度细节上狠下功夫,如精准施策,严厉打击有能力侵害上市公司权益的行为主体的隐形侵占行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强化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惩戒机制等,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要点十:持续加强法治供给 完善投保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持续加强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期货和衍生品法、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立法。系统梳理监管法规,化繁为简,提升体系性和透明度。发挥好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等机制作用,强化行刑衔接,进一步增强执法震慑。扎实推进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开展,持续完善投保制度体系。
解读: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没有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和信心,就没有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兴旺发达。加强法治化发展水平、持续加强投资者保护,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也是注册制改革的基础。
没有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就没有注册制改革的行稳致远。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适应注册制改革的投资者保护基础制度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证券法中增设“投资者保护”专章、刑法修正案(十一)和《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相继出台,首例投资者保护机构参加的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落锤。
业内人士评价,我国市场维持“零容忍”严打态势,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水平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不断增强。下一步,仍需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代表人诉讼常态化,不断完善适当性管理、公开征集股东权利、纠纷在线诉调对接等各项投资者保护制度,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