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杨竑:构建金融科技基础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央行杨竑:构建金融科技基础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科技研究”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中国金融》出版社的邀请,有机会与大家共同研讨金融科技推动行业“开放融合、智慧发展”的相关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我们在边学习、边实践和快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力克难关、艰难前行。让我们欣慰的是,众多的创新成果在不断的涌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民生的普惠需求。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创新发展进程中,特别需要跨行业、机构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就是像今天这样的论坛方式,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融合性进行行业间的政策解读、了解市场要素的组成及发展现状、借鉴业界经验和开展行业间的交流,并以此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借此机会,也谈谈我对金融科技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认识。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的发展战略。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行业全力推进。金融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也让金融数字化得到支撑:
首先是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是行业数字化应用的基础,加快推进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是我们金融科技应用的支撑点。面对复杂的世界环境,中央提出集中优势资源突破相关核心技术的要求,加快构建安全可控的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金融业正在聚合行业需求,与产业合力开展底层技术攻关 ,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中间件等。通过实验、验证、再实践的过程,先行先试,积极推动信创进程,让产业创新与应用创新相融合、共发展、可持续。
二是国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金融通过建立生态金融服务方式,助力企业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数字化金融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应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三是建立健全数字化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金融行业在创新场景金融的模式下,输出金融解决方案和金融科技能力,服务政府、企业和生态发展环境。
四是运用数字化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粗框式向精准式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数字化进程中的核心指导。在“互联网+ ”的各个领域,融入金融服务职能,让数据的联通,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五是把握数据安全基线,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和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在国家相关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下,在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中,金融行业通过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屏障,提升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逐步完善金融数据保护的制度体系。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建设数字化经济,也就是金融自身实现数字化。近年来的金融业的数字化正处在多进程的推进中,表现在以创新服务与产品的同时,同步开展行业的数据治理工作,包括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手段推动机构内的业务、流程的快速重组,以适配数字化流程;及时响应社会需求,提供金融数字化服务产品等等。来自行业信息化长期的积累,金融业数据应用有其先天优势:
首先体现在数据资源丰富。金融行业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经过多年的信息沉淀,各系统内积累了大量高价值的数据,拥有用于数据分析的基础资源。二是源于业务内在的迫切需求。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推动,整个金融业的运作模式正在重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需求日益迫切,表现为客户的精准营销,风险的控制,普惠金融和内部管理等方方面面。三是技术支撑强大。来自产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数据产品已经越来越成熟,技术供给越来越丰富,部署成本直线下降,同时金融业充足的预算,也吸引到了大量高端的技术人才。
以需求为导向、技术为基础、数据为核心的金融机构,逐步实现了:从“客户走向用户”为中心服务模式、从产品服务向平台化协同的生态化构建,支持个性化服务初显规模;通过金融机构自身的组织架构调整、人才培养,强化了数据的应用能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分析主题,数字化支撑能力初见成效;不断扩充数据采集范围,开展数据综合利用,支持机构的特定目标分析需要。已经全面开展了机构内的数据标准化工作,这是最为基础性也是最为艰巨、长期性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直属科技公司,创新有效的管理机制, 为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参与主体的数字化能力,对金融行业数字化服务不断地提出多样性的命题。有蓝海、也有鸿沟。我们必须要充分认知数字化过程的长期性与基础性。
前面提到,走到今天的信息化为金融数字化积淀了坚实基础。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建设历程,以机构为核心的建设模式,其信息系统的体量、所创造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信息孤岛、数据的非标化、信息系统架构的约束等等,也成为我们在数字化进程中直面的挑战:需要解决、也许是重构、或许是变革。面对数字化我们需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和储备足够的能力,持续不断地投入相应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和时间。才能建设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基础,推动行业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
宏观看势,来自行业内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金融行业的数据资产管理应用水平仍待提高。金融行业的数据资产管理仍存在数据质量不足、数据获取方式单一、数据系统分散等一系列问题。二是金融机构技术架构转型是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构建将面临多技术体系的交叉融合、存量与增量的交叉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是金融数据的行业标准与安全规范仍待完善。特别是金融数据缺乏互通共享平台,涉及金融行业数据的安全规范体系还在完善中。相对于其他行业,金融数据的特点是涉及更多的用户个人隐私,在用户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方面要求更加严格。随着数据在多个金融行业细分领域的价值应用,单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管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四是金融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扶持政策还需强化。金融机构间的数据壁垒仍较为明显,数据应用仍是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整合协同,跨领域和跨企业的数据应用相对较少,数据资产的价值(Value)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业务支撑作用仍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行业整体性的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加强方向引导。
另外,数据兼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双重角色: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出特点是融合应用。来自基础软硬件的保障、云架构的支撑、以及企业级架构的适应性调整,是数字化的基础保障;数据质量及实效性,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及水平。当然,当前关于数据应用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在不断的发展应用中得到法律、规章和技术支持的不断完善。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关键性问题。
综上的结论是,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我们既有优势,也有急于补充的发展空间。
三、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国家和行业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再看巴塞尔将金融科技涉及的业务分为四类:其中三个主要谈及金融业务,如支付清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和投资管理;但特别提出的第四点是市场设施:也就是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金融科技具有很强的双面性,从供需关系上看,新一代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金融科技应用不断研发出创新性产品,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的转型过程中,产生出了大量的应用需求,拉动了相关条线产业、金融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因此,数字化转型充分体现了市场参与方协同共进、融合发展、开放共赢的发展特征。我们行业的基础设施需求是一致的。
在这里想谈一下,依靠国家基础设施开展行业创新应用,所体现出的巨大优势:一是基础的规模效应。国家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效应、规模效应必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金融即是经济发展的助力,也是基础设施的享有者。二是基础设施的稳定效能。国家推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将重组市场要素,重建发展业态,建立新的供给平衡,推动新业态的不断平稳发展。这将为金融科技分享众多社会资源,以需求推动市场成熟,并借市场专业化支撑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我们会经历从个性走向共性,从磨合走向平稳,从行业走向社会生态的发展历程。稳定的基础支撑、保障应用创新的实现,保障着金融业发展的稳定。三是基础设施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充分体现科技进步、技术应用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把握现代技术的核心关键,是继承式的科学发展道路。四是基础设施推动标准化的市场协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兼顾各领域应用的共性,突破行业壁垒,最大效能地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全社会的支撑保障作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支持,解决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等问题,让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整体推进各行业信息化进步、加快数字化进程。
我们说金融是市场经济要素平衡、实现最佳配置的工具和手段。那么,金融科技能否在赋能金融的同时,努力实现科技领域突破性应用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我认为这是行业的责任:形成共有需求,就是提出行业基础设施的标准与应用基线、输出已经形成的体系性的技术标准;联合优势资源开展创新攻关,即支持应用的快速实现,也为关键性问题积累和沉淀实践经验,以实践的成果,支持产业的联动发展,支撑理论的研究与提升。这是我们在做的,而且要进一步深入的、形成合力的重要工作。
在新一代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我们也应就金融科技自身的炭排放、绿色金融等问题深入研讨并组织落实。
我们期待在开放共赢的今天,有国家级或行业级的云基础支撑提供市场化的计算/存储资源、有围绕国家治理与保障的公共数据资源,有行业可遵循的安全保障体系。我想来自于各专业领域的综合支持,将助力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改革发展的需求实现,推动产业科研进步,形成合力,更好更快、保障质量地支持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落地实施路径,整体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金融数字化生态的基础,努力提升金融科技实力和深度应用能力。金融科技创新支撑有效推动行业数字化进程。为保证其有序、健康地发展,仍需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科技能力的培育,增加金融科技领域资金投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联动产业的联合创新中心。同时,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各类金融场景中的深度运用,有效延长产业链,培育新的行业增长点。
二是构建金融数字化协同协作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其在金融数字化生态中的服务功能,加大金融科技载体建设力度,科学设立产业园区、孵化器、研究机构等金融科技示范区。同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建立协同协作平台,加强金融科技前沿运用、生活场景开发、风险防控等多方面的合作。
三是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的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主动响应、激发金融科技的创新活力,建立主动适应型监管模式。在金融机构层面,需要更加重视潜在风险,深化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建设。在前沿金融科技运用方面,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推广,避免急功近利带来的不稳定性,同时,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建设。
最后,还是强调,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强调的数据应用准则,近期出台了《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是我们开展数据应用、实现数字化过程必须遵循的要求。
数字化虽然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但更是一种方法,甚或是一种思维。
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能够获得更丰富、更及时、更准确的信息,来夯实决策信息基础、改进分析手段、优化决策流程,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