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商业银行应当深化创新,当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2021-01-06 17:56:00
涂永红:商业银行应当深化创新,当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来源 :MI财经观察 涂永红 近日,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发表题为《商业银行:深化创新,当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 :MI财经观察 涂永红
近日,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发表题为《商业银行:深化创新,当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商业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方便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抓住当时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内外联动,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新要求、新机遇,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金融创新针对性,提供高度适配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更深层次上成为助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
人民币国际化初期,跨境贸易结算成为主要推手。商业银行创新了一系列方便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广宣传,对重点企业进行专门辅导。抓住当时离岸、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内外联动,帮助企业优化结汇路径,提高贸易收入、降低贸易成本,大大激发了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主观意愿。
1商业银行是主力军,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促进跨境贸易金融和贸易便利化,奠定人民币国际化基石
“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双向浮动、灵活性加大。担心汇率风险增加,企业谨慎选择人民币结算,夹杂在前期贸易结算中的投机性水分被挤掉,商业银行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贸易结算便利化,推出人民币超长远期、期权等柜台交易产品,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使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2016年—2017年下滑后企稳回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外增设网点,提供了近2/3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为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排头兵和主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抓住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分化、人民币与美元等主要货币利差较大的机遇,加强与海外分支机构的产品与服务协同,创新跨境贷款、双向资金池等业务,帮助贸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和国际竞争力。这些创新措施为我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巩固了贸易大国地位,夯实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
2. 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新空间
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为了实现“五通”目标,加快重点项目落地,调动沿线国家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以国有银行为中坚力量,商业银行加快了国际化步伐。2019年,五大国有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总数达1057个,其中90%的机构属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覆盖全球61个、4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对这两家银行的利润贡献度高达24.42%和7.3%。通过积极完善海外机构布局,在沿线国家、重要节点城市新设分支机构,商业银行不仅为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提供及时、贴身、全方位金融服务,还构建起金融通道和人民币资金循环系统,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的快速增长,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扩展了金融交易中人民币的使用范围。
国际支付是通过银行体系进行的。美元、欧元都有专门的跨境支付系统,向境外金融机构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清算支付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起步较晚,跨境支付系统CIPS还不够成熟,国际金融机构的认可和参与度较低,很大程度上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升级加速,金融高水平开放。随着负面清单的不断缩减,外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越来越少,设立外资银行的资本金下降、人民币业务范围扩大,中资银行之间、中资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加剧。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巩固人民币业务优势,开拓境外市场,商业银行致力于产品和服务创新,用金融科技弥补业务短板,强化内外联动机制。2019年以来,在支付清算、个人和公司业务、资产管理领域推出了不少新产品、新业务,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及产品线向纵深发展。
在全球经济放缓、发达国家负增长、国际产业链变短变粗并向区域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顺势而为,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商业银行形成新的创新发展思路,加大金融创新针对性,提供高度适配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1.以贸易融资为重点,加大服务贸易创新,筑牢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盘
全球贸易占比和“可自由使用”是决定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的两大指标。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时权重为10.9%,这客观反映了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同时也意味着,要巩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巩固中国的贸易地位。2020年第一季度,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增加在东盟的机构,与当地金融机构多渠道、全方位合作,为拧紧中国-东盟贸易纽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多样金融产品。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改善服务贸易收支的空间非常大。随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信息、金融、文化旅游、专利贸易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为这些轻资产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支持,是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点,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关键。
2.增强金融科技赋能,创新商业模式,为两业融合提供金融加速器
商务部近期发布《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明确北京、上海、海南等28个省市区域创新试点任务,其中不乏金融数字化、人民币国际化、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融资内容。商业银行应该深化金融科技赋能的机制改革,以数字技术、信息为核心驱动力,加速转变金融业态和作业模式,细分市场,按照主体客户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商业模式,下沉到产业链环节,提供精准和普惠金融服务。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应该创新组织结构,加强金融控股公司层面的顶层设计,提供信贷、投资、并购、保险、租赁、信托有机结合的平台和服务渠道,促进产融结合,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参与国际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大的金融加速器。值得一提的是,商业银行要改变考核、激励机制,创新产品丰富的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产品,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向国际社会彰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创新能力,提升人民币代表先进技术的形象和国际接受程度。
3.完善人民币汇率、利率报价机制,加速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网络
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股票、债券市场,但在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定价权、话语权。定价权来自市场主体,作为金融市场的中流砥柱,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掌握全球人民币资产的定价权。要以人民币汇率、利率为重点突破口,完善定价机制,确立人民币资产的定价基准。同时加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金融产品之间的联动及融合发展,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要以人民币资产管理为抓手,不断丰富人民币资产品种,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能力。谋求与互联网线上平台合作,推行人民币资产电子化交易,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使用黏性,形成人民币网络效应。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