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绿色债券发行与投资机遇报告》在云端发布,专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潜力巨大
2020-11-05 13:26:00
《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與投資機遇報告》在雲端發布,專家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潛力巨大 來源:商道融綠 10月29日,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和商道融綠共同舉辦了《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與投資機遇報告》發
來源:商道融綠
10月29日,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和商道融綠共同舉辦了《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與投資機遇報告》發布會暨中國綠色投資機遇研讨會。本次會議由英國國際氣候基金(UKPACT)提供支持。會議邀請到了來自中國建設銀行、安徽新安銀行、嘉實基金和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港管委會等國内綠色金融界的資深人士,就中國綠色投資機遇展開讨論。
研讨會由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副首席執行官Justine Leigh-Bell女士緻歡迎辭。Justine在緻辭中指出,在後疫情時代,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環境是各國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在當前全球經濟下滑,各國紛紛推出措施促進經濟恢複和重建的背景下,我們提倡的是經濟的綠色複蘇,使綠色成爲宏觀經濟政策的考量重心,推動資金流向與巴黎協定2攝氏度目标一緻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其他經濟領域。中國的綠色投資機遇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中國區經理邵歡和商道融綠ESG研發總監吳豔靜共同發布了《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與投資機遇報告》。邵歡指出,這份報告是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綠色基礎設施投資機遇系列報告的延續和突破。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的氣候适應型基礎設施存在巨額的投資缺口,規模達到100萬億美元。隻有引導資金彌補以上缺口,才能實現巴黎協定的2攝氏度目标。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國,而綠色債券是實現綠色融資的理想工具。吳豔靜表示,在中國2030年二氧化碳達峰的目标下,綠色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後新冠疫情時期,中國努力争取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綠色融資需求将進一步擴大。中國已經具備了較爲完善的綠色債券政策,商道融綠的分析表明有效的綠色金融政策将促進綠色債券的發行。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指引和正在編制中的十四五規劃,都明确了中國低碳發展的路徑,更多資金需要轉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
随後的圓桌讨論環節由商道融綠董事總經理張睿主持,與會嘉賓就氣候變化與綠色投融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享。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港管委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藍虹表示,2060碳中和的目标帶來了企業在綠色投融資方面的風險和機遇,碳排放繼污染之後成爲主要的環境風險,而碳減排、碳彙産業形成新的機會。藍教授還分享了貴安新區綠色投融資的經驗,如設立綠色風險分擔基金來解決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運用綠色投資平台平台和項目庫,對綠色項目進行評估、設計和包裝來解決綠色生态項目融資與投資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綠色資金可獲得率等。中國建設銀行投資銀行部債券承銷處副處長溫婧介紹了建設銀行的綠色金融政策,提到近期通過CBI認證的海外綠色債受到了市場積極反饋,并且介紹了建設銀行在綠色資産證券化做出探索。溫處長還鼓勵清潔能源和交通等6大類的業務積極申報境内外綠色融資項目。安徽新安銀行董事長孫曉提出了國有中小銀行實現綠色金融問題,主要包括産品創新能力不足,政策引導不足等原因,并且提議以綠色融資擔保基金來解決後顧之憂,降低融資成本。孫董事長同時還提出了地方銀行在生态治理、城市改造等領域的發揮潛力。嘉實基金ESG研究主管韓曉燕提出,在綠色投融資的資金缺口上,公募基金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和責任。她以中證嘉實滬深300 ESG領先指數爲例,指數不僅實現了4.7%的超額收益,還對于項目發揮了30-70%的碳減排效應。嘉實基金把ESG投資作爲責任投資的抓手,不僅僅局限于ESG的主題投資,還把ESG投資原則納入整個投資流程。
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博士在結束緻辭中表示,除了綠色金融在投融資端的考量之外,綠色金融還可以發揮在金融産品定價中的要素配置功能。他提議在固收領域更多與ESG投資原則結合,并且把氣候風險的量化分析納入投融資過程。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